“AustraliaNo.1!”
莫蒙塵的這句垃圾話經由球員的口述,成為球迷口口相傳的經典,但如果不了解背景故事,很難發現這句話的精妙。
這可是幾位NBA球員互相以國籍+“狗”的背景下喊出來的垃圾話。
只不過在佩賈被人晃跪之后,這句話垃圾話注定長久地流傳下去。
而且,佩賈不僅僅是被晃跪,他的膝蓋似乎因為這一下出現了點問題,酸痛難忍,雖然一心求戰,但被阿德爾曼立即換下。
佩賈和迪瓦茨是場上少有的幾個可以完全適應普林斯頓戰術的球員,絕不能出現問題,如果佩賈因傷缺席一段時間的話,那國王真的就打不出一丁點普林斯頓的戰術了。
佩賈離場,替換者是尼克·安德森。
安德森已經走到生涯暮年,便士出走奧蘭多,他也在隨后被魔術拋棄,如今在國王隊打著短工,隨時有可能被裁掉,如果不是佩賈被莫蒙塵當場終結,他根本就沒機會出場。
昔日兵戎相向的對手,如今賽場再見,安德森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比賽的火苗,也隨著莫蒙塵晃跪佩賈,再加上一句“AustraliaNo.1!”被徹底點燃了。
迪瓦茨之外,國王都是年輕人。
年輕人就是氣盛與好斗,看見同伴被如此折辱,豈能忍耐?麥迪立刻接過了佩賈的班,獨自帶球過半場,無視希爾的干擾,弧頂干拔一記三分回應莫蒙塵。
“AmericaNo.1!”麥迪大聲叫板莫蒙塵。
他這一聲叫得活塞隊的諸位美國人很是尷尬,我們支持還是不支持?
然后,比賽也就進入了巨星對飆模式。
與年輕氣盛的天賦型球隊比賽總是會出現這種事情,他們光靠天賦就能輕松做出一些成績,這導致他們不喜歡復雜的戰術和嚴格的紀律。
國王靠天賦保持領先優勢。
打到最后三分鐘,他們依然有5分的領先。
108比103
5分不多,時間同樣不多。
接下來的每一次進攻都關系到勝負,莫蒙塵回想隊友的表現,今晚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表現的一般。
希爾被麥迪打爆、休斯頓不習慣和佩賈這么高大的后衛對位(雖然后者已經下場)、拉希德也被諾維茨基打爆、華萊士雖然不算被迪瓦茨打爆,但他的防守在今晚效用平平。
也就是說,看來看去,還是由他來進攻最為穩妥。
這個時候,國王場上的后衛是瓊·巴里。
看見他,莫蒙塵想到的不是他那個傳奇的父親,而是兩人在1995年的洛基山夏季聯賽上的初會。
這家伙當時才26歲就地中海,看起來就像46歲,換成別人一跺腳就留個光頭算了(liao),沒想過這么多年過來了,他還是堅持著地中海的發型。
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1995年26歲看起來像46歲,如今過去六年,他32歲了,看起來還像46歲,這么看,莫蒙塵反而覺得他有必要繼續堅持下去了。
如果他運氣好,再堅持14年的話,等到他46歲那一天,也許看起來還是像46歲呢?
巴里完全不知道他在莫蒙塵的心里是個什么形象,更想不到這短短的一面,對方竟在心里做出了這么讓人難堪的假設。
他只知道Dor.Mo很危險,早在當年的洛基山,他倆對視的第一眼,他就知道了。
莫蒙塵再次打出單挑的手勢,發揮不佳的隊友也自覺地將道路讓開。以巴里的防守,想要防住莫蒙塵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