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數據、戰績和故事性。
縱觀歷屆MVP,基本都跳不出這個圈子。
還有一條人盡皆知的潛規則:條件差不多的情況,優先給沒得過的;對已得過的要嚴格挑剔,除非特別有戲劇性。
所以也能這么說,莫蒙塵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詹姆斯,而是已經四次獲得過常規賽MVP的自己。
歷年蟬聯MVP的,要么是數據戰績全面超越過去的自己,要么就得特別有傳奇色彩。
如1983年摩西·馬龍,那是他剛剛轉到費城,數據持續出色場均25分15籃板,還帶隊打出了聯盟第一的65勝。
1985年伯德,他的數據全面超過前一年——從場均24+10+7提升到29+11+7——勝場從63變成62,聯盟中沒有人可以正面爭鋒(包括宿敵魔術師);1986年伯德MVP三連霸,是因為67勝以及場均26+10+7的數據。
到了1987年,伯德還是能打出場均28+10+8,下一年場均30+9+6,球隊只贏57場和59場。結果他的MVP選票沒了。
對一個MVP三連霸的人來說,多好的個人表現都無法令媒體激動了,除非特別有故事性。
2006年納什衛冕,眾所周知,是因為季前斯塔德邁爾受傷,球隊換了三個首發,依然帶隊54勝。這就是戲劇性和期待值了。
2016年庫里衛冕,是因為個人表現匪夷所思,以及73勝。
如此之多的例子,足以說明一個已經得到,或者之前多次得到MVP的人,想要在聯盟的新星崛起之后,再次成為MVP,有多難。
莫蒙塵不是沒優勢。拉希德離開,希爾賽季報銷,賽季開始前,看好活塞的人并不多,結果他們沒有沉淪,還打出了聯盟第二戰績,距離聯盟第一的森林狼只差1個勝場,說是平分秋色也不為過。
莫蒙塵的個人數據也達到了場均32+7+5。
數據、戰績、故事性,要什么有什么。
只不過他之前已經四次當選,而且和他競爭的還是聯盟的新寵詹姆斯。
次日,結果揭曉。
詹姆斯頂著無數人的質疑,戴上王冠,成為常規賽MVP。
這意味著他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常規賽MVP。
一位握有投票權并將第一MVP選票投給詹姆斯的媒體人說道:“Dor.Mo配得上MVP,但勒布朗在這個年齡所取得的成就是罕見的。”
“是的,22歲的勒布朗帶隊打進了東部決賽。”
“22歲的Dor.Mo在做什么?當時的Dor.Mo可能正在療傷。”
“年輕可能無法說明什么,但LBJ一年進一大步,等到他進入巔峰期,或許能像Dor.Mo一樣開創屬于自己的時代!”
為詹姆斯說話的基本上是來自明州的媒體,輿論上是壓倒性的支持莫蒙塵。
只是,無論媒體如何為莫蒙塵叫屈,這個結果都無法更改。
莫蒙塵的隊友表現得比他本人還要惋惜:“媽的,那個該死的小年輕憑什么當選MVP?就憑他抱沙克的大腿?”
“別這么說,杰羅姆,人家沙克可自稱是他的保鏢啊。”吉諾比利開著玩笑道,“連科比這樣的毒蛇都制服不了那個傲慢的豬頭,可想而知這位國王的手腕有多好,老爹輸得不冤啊。”
庫里罵道:“去他的屁,要是那頭肥豬年輕五歲,我們的新晉MVP就是個這。”(比小指頭)
隊友群情激憤的樣子讓莫蒙塵莫名想起了“皇帝不急太監急”這句話,他們明明是在為自己鳴不平,他卻覺得沒什么。
一個MVP,還能給他帶來什么加成?
嗯,也就是一個系統的獎勵和職業生涯五次當選常規賽MVP的成就。
這個成就的回報好像是50萬屬性分?
沒什么,我堂堂Dor.Mo怎么看得上這筆小財?
………我要干死森林狼!
忍一時雖然風平浪靜,退一步卻越想越虧。
他的身體每年都在退化,為了維持住現有的總評價不變,他每個賽季結束后都要花費大量的屬性分把那些自然退化的屬性加回去。
他已經連續幾年沒用系統升級,因為升級的速度沒有退化的速度快。
50萬的屬性分,就這么飛了。
莫蒙塵在媒體面前表現得很坦蕩,現在當著隊友的面,這幫人都已經這樣了,他能說什么?只能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就讓這件事隨風而去吧。”莫蒙塵淡定地看向前方,“我不在意。”
真的,信不信由你。
只是我這個人氣性比較大,雖然對MVP不太在意,但我的心里還是不斷地生出要把詹姆斯狠狠打爆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