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書銘作為校長,率先講話。
如今的丁書銘,涂了師墨給的去疤膏,眼睛上的傷疤已經完全消失,眼眶上萎縮的皮肉都恢復了生機,完全看不出他有一只瞎眼。
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卑,憤怒,也在他能和正常人一樣,站在人前時,消失殆盡。
如今的丁書銘,更具儒雅氣質,渾身上下都有著自信和向上的氣息。
隨后是領導們說話,老師代表說話。
嚴大智作為領頭人,也上臺說了一段。
最后是校規校紀,學生規范,各種政策,以及學生作息的普及。
足足三個小時,開學儀式才結束。
隨后家長們離開,學生們進入各自教室,發新書,領本子筆,同學間相互認識,和自己的班主任老師認識。
熱鬧的一上午過去,中午食堂吃飯,三合面的饅頭管飽,一個燉白菜蔬菜,一個土豆片炒肉葷菜,一個蛋花湯,可把一群窮苦孩子饞壞了,菜雖是定量,但饅頭管飽。
這些孩子在家,很少有能吃到飽的時候,第一頓飯,注定能讓他們記一輩子,成為人生中,最為美味的吃食。
事實上,確實很美味,食堂師傅,都是真本事過硬的,加上師墨再三叮囑,無比做到干凈,健康,好吃。
三個食堂的大師傅,爭奪一個管理職位,全都牟足了勁干,做出來的東西,沒有差的。
吃飽喝足,進行午休,下午正式上課。
嚴家大隊小學,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的教學模式。
不僅學生需要適應,老師們也要適應。
第一天學習結束,閔巧就迫不及待找師墨分享心情。
閔巧安排教小學一年級,雖然是一年級,但里面學生年齡的差距很大,從最小的七歲到最大的十一二歲都有。
七歲是學校規定的最小的年齡限制,太小的孩子坐不住,七歲能懂事,也有自己的想法,身體跟思想都很適合小學學習強度。
那些年齡很大的學生,仍舊讀一年級,是因為一直沒上過學不識字,需要從頭開始。
但不管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第一天上課都很認真,這跟學校樹立起來的莊嚴氛圍脫不開干系,但不管因為什么,都是個好的開始。
許久沒教書的閔巧滿心激動,好似比當初自己第一次教書還激動。
“師姐姐,你不知道,當我站在講臺上的那一刻,覺得整個人都活過來了,以前我覺得教書,只是我適應人生而擁有的生存技能而已,談不上多喜歡,今天站上講臺我才發現,其實我很喜歡,也很需要。謝謝你師姐姐,沒有你,就沒有學校,我也發現不了自己真實的內心,再次為學生傳授知識那一刻,我覺得很開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