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崽們退而求其次,勉強答應了。
提親這天,師墨見到了所有姜家人,姜家是工人家庭,一家子在縣城都有工作,羨慕了不少人。
姜爸是酒廠老師傅,拿的是最高級別的工資,姜媽在酒廠做雜活,老兩口是在酒廠工作時,經人介紹認識結婚的,幾十年如一日,日子過得很不錯。
姜大哥接了老父親的班,在學釀酒,如今小有成績,算是個小師傅,工資不低。
姜大嫂是街道辦的臨時工,工資低,但街道辦用處大,管得寬,是個肥差。
姜二哥在造紙廠當普通,姜老爹對家里孩子,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老大接自己的班,老二不能不管,就找人求了個造紙廠的工作。
姜二哥自己爭氣,幾年下來,做得不錯,從臨時工做到普工,要不了多久就能當技工,晉升有望。
姜二嫂是造紙廠的臨時工,兩人算是自由戀愛,小日子過得不錯。
姜家孫輩四個,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五歲。
姜家生活條件和大多數人比起來,很不錯,在整個縣城,算是中上水平,住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小院子里,擠了點,也能住得下。
都有工作,各自不缺錢,品性也都端正,家里矛盾不多。
師墨他們去的時候,姜家人很熱情。
姜紅跟姜家人提早透露過媒人是師墨,年歲不大,但聲望很高。
只是師墨的聲望,除了嚴家大隊的人和在嚴家大隊工作的人,其他人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即便知道,感受不深,也會心存質疑。
姜家也不知道師墨在嚴家大隊的地位如何,他們只從姜紅那里知道只言片語,不足夠讓他們有深刻的了解。
眾人都知道嚴家大隊很特別,辦工廠,辦學校,是十里八鄉首屈一指的大隊。
但對大隊內部的事情知道得不多,所有出面的事都是嚴大智去的,師墨只做背后策劃。
在外說起師墨,沒人知道,添上個嚴大智,眾人才會說,哦,原來是嚴家大隊大隊長的侄媳婦。
對師墨本人的了解很少,師墨也是不在意這些虛名。
只是姜家人不了解師墨的情況,只看得到她的年歲,做媒人的,一般年歲都較大,且名聲好,姜家人對年歲這么輕,瞧不出什么名聲的師墨有沒有意見,師墨不知道,反正她去的時候,沒有人甩臉子。
眾人一番客套后,姜家人邀請眾人落座,師墨笑著遞上汪老娘準備的定親禮。
準備的什么師墨不知道,沒有參與,只讓汪老娘按照心意來就行。
汪老娘也實在,準備的是兩個實心的大金鐲。
師墨暗自好笑,還得擔起自己媒人的職責,“姜伯父姜伯母,汪家伯父伯母都是實在人,不懂什么彎彎繞繞,他們真心喜歡姜紅,就想給她真心實意的東西,還請兩位別嫌東西俗套。”
“對的對的,親家,親家母,我這人不太會交際,定親這些事也不太懂,以前老大媳婦,是我閨女幫著操持的,當時定親給的就是這樣的定親禮,所以我想著應該是錯不了,就拿了差不多的東西來,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對的,還請親家親家母別介意。”
“你們也看到了,我們一家人腦子都不怎么好使,也都嘴笨,好聽的話不會說,但我們是真心實意想娶小紅的,也真心實意喜歡她,往后她到了我們家,我保證不讓她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