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早朝過后,皇帝留下了一些官員,太子、瑞王、晉安侯、周景臣以及其他幾個官員。
皇帝留人,自然是有話要說。
本次重陽節的才藝比拼,皇帝早已經收到了信件,內里詳細描繪了重陽節比賽情況,后又把前三甲所作全詩呈上,皇帝自己過目后,如今又留下大臣復問一遍。
“當日情況,朕有所耳聞,那些詩句,朕也仔細瞧過,除去奪魁之,其余二人詩句也只稱得上尚可,達不到優秀,科舉加分自是不用提。但聽聞奪魁之人為商戶之女,一介商戶女,又年紀輕輕,如何能作出那等詩不符合年紀的詩句?朕十分困惑,恐其中有詐,爾等親眼見證的,情況如何,一一說來,朕要細聽。”
那些詩句都被擺在御書房案桌上,密密麻麻一張又一張紙,上面全是重陽節當日所作詩句。
幾個大臣面面相覷,都不知如何開口。
林瑜當日奪魁,他們亦覺得匪夷所思,畢竟那些詩句,意境跨越之大,實在不像一未出閣女子所做。
但若說她有詐,她又實實在在通過了即興考驗,倘若心無點墨,是萬萬不能通過即興考驗的,就是他們也不能。
所以,從擺在眼前實事看,林瑜的確天賦異稟。
本朝注重科舉沒錯,但奪魁者是女子,女子能做什么?重陽節比賽,歸根結底只是男人的比賽,女子參加,也只是參與娛樂而已,贏了就可以當做抬高婚事的籌碼,別的就沒有了。
大臣們都很現實,倘若林瑜是男子,又是某位重臣家中女兒,他們為之說好話,也有利可圖,但對方只是一介商戶女。
這幾日晉京中不少世家高門去林家提親的事情,大臣們也都聽說了,倘若他們家中有適齡兒子,如今為之說兩句好話,回頭把人娶了回來,還可面上沾點光。
如今家中無條件符合的兒子,當真是多說無益,又何必多言?
所謂伴君如伴虎,謹言慎行才是關鍵。
說不定此時皇帝心中正惱怒,怒這大晉男子不如一介商戶女子,那他們夸林瑜,就是找罪受了。倘若皇帝欣賞才女,而他們又質疑了才女,更有罪。
君心難測,現在誰也不知道皇帝心中是如何想的,自然也不敢輕易開口。
見眾人沉默,皇帝也知這些人都是人精,自來遇事都不肯輕易開口,即便是開口了,也說的都是無關緊要,不痛不癢的屁話。
如此,他把目光裝到晉安侯身上,道:“楚愛卿,你當日也去,對商戶女奪冠一事,你是如何看待?”
一時間,屋內眾人目光都落到晉安侯臉上,也不知這位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晉安侯,是如何評定那場比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