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看那余家姑娘就知曉了,余家姑娘未出閣經商,過了二十有一也未嫁出去,遭受世人嘲笑老姑娘。從前是為父疏忽大意,才讓林瓊幫你們相看婚事,從今往后我同你母親親自為你們挑選夫婿,以我們過來人眼光,總不會看錯人,你們只管放心,經商一事,你們還是莫要過問為好。”
從前是覺得一雙兒女容貌過于出色,得嫁高門才能得以庇佑,一輩子活得體面,否則被紈绔調戲的事情恐還會發生,這才依賴林瓊。
可誰知林瓊只比紈绔更惡劣,那林父也放棄了讓女兒高嫁的想法,他們商賈之家位低,也實在是沒有高攀資格的。
說到余家姑娘,正合林幻心意了。
余家跟林家一樣,都是經商大戶,不同的是,余家到了那一輩,家族男兒無一人有經商頭腦,只余姑娘有這方面能力,加之她不在意世人眼光,早早插手家族生意,后來家中生意在她手上,翻了一倍,即便如此,她也被世人嘲笑嫁不出去。
“后來,他父親想留住女兒,留住家業,就招了一個沒什么能耐的上門女婿,好堵住世人閑言碎語,可誰知,這女婿也是有點經商頭腦的,只是從前家里貧窮,沒有條件,做了上門女婿后,漸漸把余家生意攬入懷中,徹底翻身做主人,還違反了當初不納姬妾的誓言,不顧正妻反對,三妻四妾起來,后來,這個余姑娘懷孕之際,被小妾氣得小產大出血,就去世了,整個余家,徹底成了別人的囊中之物。”
林父林母聞言,又是一陣沉默。
如今的余家,已經改名換姓,徹底成了人家的了,但這件事情,除了余家本家人覺得寒心外,世人無一人說那女婿不好,都覺得理所當然。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林父自己也只看到余家姑娘經商嫁不出去,成老姑娘被人嘲笑,卻忽略她后來的遭遇。
林父原本的打算里,女兒家不應經商,所以他打算找一個人品好的,一輩子對女兒們好的,還要有經商頭腦的接管林家,讓女兒們留在家中,足不出戶,也是能安穩一輩子。
如今經女兒提點,他一時半會也說不出話來。
是啊,未來的日子很長,誰能保證一個人一輩子不變心呢?
如若變心,只怕日子更艱難了罷。
林幻見父母表情有所松動,再接再厲道:“把錢掌握自己手里,不更加安全嗎?況且姐姐重陽節奪魁,如今外界對我們家評價也不似從前那般惡劣,我們姊妹日后經商,外界也不會過于苛責。”
這的確是真的,林父林母想到女兒奪魁后,他們出門經商,人家都夸他們女兒出息,還夸他們會教育兒女,更有向他們討教教子之方的呢。
與從前比起來,情況的確改善很多。
林父也不是迂腐之人,女兒這樣說,他也考慮可行性,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妥。
林幻又道:“父親不用擔心,與其早早嫁人,遇人不淑,不如靜待緣分,日后若有那不嫌棄我們姊妹經商的,愿意娶我們做妻,我們再嫁,否則就是一輩子不嫁,又有什么關系呢?與世人眼光比起來,活得自由自在更重要些。”
林父吃驚的看著林幻:“你從何學來的這樣言論?女子哪能不嫁人?”
林幻道:“我沒說不嫁,只是在闡述一種可能性,父親你想想,不是人人都能像你這般,一輩子一心一意對母親,你看看余姑娘,被小妾氣死,難道你不怕我們運氣不好,也跟她一樣下場嗎?所以這種事情急不得,等真正有緣人吧。”
以林父林母的思想,是不可能接受女兒不嫁的,所以林幻不會廢口舌去勸服他們。
林瑜也是,林幻也從未把自己思想強加給她,是她自己在初戀上狠栽跟頭,才覺悟的。而且,林幻心中有個猜測,林瑜如今之所以不想嫁,是還忘不了陳謙懷。
古代女子對愛情堅貞不渝,一輩子只愛一個人的情況沒少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