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騰寶雅還上山查看山地情況,青竹不明白騰寶雅的用意。
青竹忍不住問:“殿下,現在查看山地是有何用意?”
騰寶雅帶著青竹等一大行人往山上走,騰寶雅說道:“其實山地并非是種植地瓜,南瓜,以及黃豆等豆類最佳地方。山地最好是栽種果樹,合適本地的果樹,以及合適這氣候的果樹。”
青竹走在騰寶雅的身邊,注意著道路情況,不時的攙扶騰寶雅一把。
青竹:“所以……”
騰寶雅:“所以我想看看,山上若是有足夠的水源,日后可以改成梯田,種植水稻。增加地區的糧食產量。若是沒有足夠多的水源,則改成種植果樹的。”
“這幾座山都靠近官道,之前還建造了滑道,稍微修改下,或者在滑道下方修建一條平坦的道路連接官道。這么一來,山上種植的果樹,在果子成熟后能順利,盡量不損壞果子的運送到南義城中。甚至借著水路,運往全國各地。”
騰寶雅繼續往上爬著:“果子是怕碰撞,保留時間不夠長久而損壞。同樣大的土地,種植果樹的產出卻是比種植糧食的產出高,種植果樹的收入同樣也比糧食的收入高。”
所以想讓百姓富裕起來,最好是在不影響糧食種植面積的情況下,將山地利用起來。讓山地成為百姓的富裕源泉。
當然,這也是針對這個時代所才有的。換個時間,自然就有不一樣的選擇結果。
青竹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每次上街,街上買賣水果的攤位跟鋪子,有時候多有時候少的,少的時候很多果子的價格就高出不少。
可以看到買水果的人,身上所穿戴的衣服都比尋常百姓好上不少。
當然也有普通鄉下的百姓,就算買水果也不會到城中買,更多則是自己栽種,亦或是跟有栽種的人家,用糧食亦或是錢財交換。
青竹:“所以殿下想看這里合適栽種什么水果,在這幾座山上種植。”
騰寶雅點點頭:“對。得合適本地的,能在本地開花結果的,另外要盡量成熟果子期長,可保存的時間長,不容易損壞的。”
果子期長,可以不斷的采摘販賣,不會集中在一段時間里,那樣容易販賣不出去。果子期結束后,果子過于成熟也容易腐爛壞掉,不合適運輸到外地。
就比如荔枝,盡管皮厚薄合適,但果子成熟可食用的期數集中,而且采摘下來的果子幾天不吃就會變味,儲藏不當的話還容易腐爛掉。
這也是導致了荔枝在古代,除了原產地之外,其他地方都屬于珍貴的水果,不容易吃到的。
“當然,要是實在不容易保存,也只能制作成罐頭,最少能多保存一兩個月時間。”讓外地更多的人,能夠吃上美味的水果。
只是罐頭中水果的味道也跟原本的水果味道有很大的差別。
查看一番,騰寶雅挖掘采集了一些泥土,分別寫上記號準備帶回莊子做實驗,驗證酸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