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兒,你醒了?”李茹兒吃完飯,擔心屋子里的妹妹,進屋一瞧,見妹妹正靠坐在床頭發呆。
李瑾兒聞聲抬頭,只見一個身穿淺藍色的窄袖衣,下身穿一條黑褲子,面黃肌瘦的小姑娘朝她走過來。
這是原身的姐姐,李茹兒,今年十二歲。
李瑾兒點點頭,長期的饑餓讓她渾身乏力,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李茹兒見一旁的碗里粥已經被喝完,笑道:“喝了粥,好點了沒?還餓嗎?”
李瑾兒拼命點頭,餓,快要餓死了。她這個年紀的小姑娘,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喝這么點粥怎么可能不餓。
李茹兒見她點頭,轉身跑了出去,就聽見外面小丫頭的聲音響起:“娘,妹妹醒了,她還餓呢,還有粥嗎?”
話落,一個略帶尖銳的聲音響起:“剛喝了一碗粥還餓?家里攏共就那么點米,單獨給你家李瑾兒熬粥喝,已經是娘偏心了。現在還來惦記這點子野菜粥,你二堂哥還在外面沒回來呢,這點子粥是給他留的。”
聽聲音,是二伯母趙氏。
“可是那粥,我娘才盛了一點,余下的本來就是留給我妹妹的。”李茹兒不服氣地爭辯道。
“一點?誰看到了?我剛剛看你和你爹可是喝了不少。你家茂則不也沒回來嗎?待會難道不喝?你看看這鍋里還有多少粥?待會榮則,蔚則,茂則三個人回來,夠分嗎?”
李茹兒瞧了瞧鍋里的粥,擰了擰眉還想開口,眼角余光瞥見爹爹李修顏正朝她輕輕搖頭,忍了忍終是沒再開口。
可一想到妹妹那張蠟黃的小臉,心里就糾疼。妹妹還那么小,哪里扛得住餓。
母親王氏見女兒紅腫著眼睛,嘆了口氣,將女兒拉到自己身邊,輕了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別哭了,沒準待會你哥哥能帶回來吃的。”
李茹兒一聽有吃的,瞬間睜大了眼睛:“真的?”
王氏心里也不確定,但為了不讓女兒難過,還是點點頭。
干旱六個月,他們三家并一家,所有能找到的糧食都攏在一起,由婆婆錢氏每日分配,一大家子仿佛又回到了過去未分家的時候,經常為了誰多吃一口糧鬧得不可開交。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早上瑾兒在林子里餓的昏倒,娘專門開了小灶給她熬了糙米粥,已經讓兩位嫂嫂心里不高興了,如今再來分野菜菌菇粥,二嫂嫂自然看不過。
李茹兒一聽這話,高興地轉身就跑進屋子里告訴李瑾兒這個好消息:“妹妹,你別急,待會哥哥就帶吃的回來了。”
李瑾兒剛才把屋外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意識到在這個艱難時刻,想多吃一口糧怕是十分困難。
正想著,屋外吵吵嚷嚷的傳來一幫大男孩的聲音:“娘,快來看,我們撈到魚了。”
隨即呼啦啦一群人起身出去。
一旁李茹兒聽見動靜,也呆不住了,對李瑾兒道:“妹妹,我出去看看發生了什么事?”
說完頭也不回地跑了。
屋外,三個大男孩,笑容燦爛地圍著一個桶,見大人們出來,邀功似的叫道:“祖父,祖母,爹娘,你們看,我們撈到好多魚。”
李家村不遠處有條江,叫桂江,從上游一路向下蜿蜒幾千里,李家村是下游末端,大江大河直接變成了小河小溪。
即便這樣,這條桂江也養育了李家村數十代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