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不明所以,就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
看著校長辦公室里正衣危坐的一群生人,李巖挺直了身板站在那,雙手緊握垂在兩側,不敢有其他多余的動作。
“老師好!校長好!”李巖不知道這群人的來歷,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問候了起來。
京都來人中,為首的一位大概有四五十歲,還戴著一副銀絲邊的眼睛,儒雅中帶著官氣。
他看著眼前還有點瘦弱的孩子,雖然穿著普通,但是眼神堅毅,整個人站在那周身都充滿著正氣。
他們收到寄到京都的信件上的字雖然稚嫩,但是一筆一劃很是認真。
信里書寫的內容跟畫的電飯鍋初始模型引起了京都科研所的注意。
這次來找李巖不完全因為這,還有信的結尾那句,他還有電飯鍋生產線等一系列的想法……
所以他們一行人才找到這邊來,
“你就是李巖?”說著還拿出李巖寄過去的那封信,“這信是你寫的?”
李巖回答的不卑不亢:“我是李巖,信是我寫的。”
那人點頭沖著李巖認了的笑了笑:“嗯,那跟我們走一趟吧!”
這也是李巖在信里要求的,既然要合作,李巖認為他肯定要去趟京都。
李巖還在信里寫道,如果來接他就相信他的能力直接把他帶到京都,否則信中所說一切免談。
科研所的人員來之前也是開了會的,不管這孩子說的是不是真的,至少這信上的內容已經讓他們對電飯鍋的研究產生了質的變化。
“好!不過我要先回趟家跟家里人打聲招呼!”
“要不要我們跟你一塊去家里說說,最好是快點到京都,那邊都等著呢!”銀絲邊眼鏡這種態度在許文華看來是難以置信。
李巖點了頭便回教室拿上了書包,然后這群人開車將李巖帶回了家,家里就李紅霞在。
到家沒幾分鐘,何英也氣喘吁吁的跑到了家。
何英家的沙發上坐了四五個人在跟李紅霞說前因后果還出示了相關證件。不過李紅霞不識字,但是她認得許文華,許文華在場,那這事總歸錯不了。
李巖進了房間整理行李,就幾件衣服,隨便揉把揉把就塞進了書包。
主要是他最近整理的關于電飯鍋從設計到生產的一切資料,足足一打白紙都盡數裝進了書包。
再帶上幾本書,當然只是物理書,何英帶他在廢品收購站找到的關于電飯鍋的那幾本書他自然不會傻到帶著,它們已經跟電飯鍋一起被藏在了床底最里側。
戴銀絲邊眼鏡的人叫楊清,他是科研所的一個大組長。
在看到李巖整理的那一打白紙的最上面一頁時,他知道這趟來得不虧。
李巖收拾好了,何英在門口問道:“李巖你要去京都?”
“嗯,我去半個月,關于電飯鍋的事情!”
何英在客廳也聽了一會,當然知道是關于電飯鍋的事情,只是她沒想到李巖竟然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京都科研所的認可,不由得從心里佩服。
“早去早回!”何英祝福由心,只是這一來讓她壓力也大了些。
本來她想著年齡都小,慢慢發展也不著急,李巖也在她的計劃之中。
只是這次李巖突然被科研所請到了京都,打亂了她所有的計劃。
計劃要提前了……
不然肯定要被李巖甩在身后,到時李巖年齡輕輕都封頂了,她還在這慢悠悠的晃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