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面對警察的例行詢問,張寧絕口否認認識梁向松。
“警察同志,我不認識他,冤枉呀!”
梁向松急了:“你不能這樣做人,既然不承認也沒關系,警察同志,我家里有他跟我簽的合同,合同一看,你就知道他認不認識我了。
還有他們輝宏服裝廠的人也都認識我!”
張寧跟警察同志出去之后,梁向松還以為自己穩操勝券。
那邊,何英得知是梁向松干的也沒有太多詫異,但是總有背后的人才對。
警察同志對張寧的事情一個字都沒透露。
然后梁向松跟那幾個同伙由于犯罪被判了三到五年。
一個個鬼嚎喊冤也沒用。
整個案件在梁向松身上終止,犯罪事實成立,并沒有張寧什么事情。
何英想調查也沒調查出來什么,但是這個事情發生后,黃維對廠里的管理模式又重新整頓了一番,杜絕此類事情再發生。
紅霞傘業又恢復了正常運作,但是何英總覺得還有事情沒解決。
李紅霞在公司的職務一直存在,但是副廠長的工作都由助理完成。
何大壯跟李紅霞也想通了,他們還是時候回村里,養雞鴨鵝去!
這么多天,村里的電線也通了,主干道的路也由之前的泥路鋪成了水泥了,這兩樣東西一弄顯得門橋村這個貧窮的小村莊有了生氣。
電是誰出錢通的,水泥路是誰出錢鋪的,沒人宣傳是紅霞傘業,但是人人卻又都知道是紅霞傘業的老板出錢修的。
村里通電了,何大壯從鎮上買了好幾個插排跟燈泡電線之類的,一個上午的時間,又請了請人,家里的電也都通了。
村里有的人家還是很窮,舍不得用電依舊用的煤油燈。
僅有少數的人率先給家里拉了電線,換上了燈泡。
到了晚上,一拉開關,那風光都刺眼,看得人美滋滋的。
何大壯跟李紅霞也打算搬回老家住了。
鎮上的收音機,電視機,電飯鍋他們也準備拉到村里。
但是家里僅有一輛自行車,要是用板車拉回去太累了。
何英提議:“爸,要不用買輛拖拉機吧!”
“拖拉機?那得不少錢吧?”何大壯心喜,開著拖拉機回村得多有面?
“你閨女不差錢,走吧,買一輛,你還得讓你把你教會才行,不然買了沒人會開還得了!”
拖拉機何英會開,她前世也是十多歲的時候她爸教她開過,那個時候她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上手就開,還給家里拉過好幾天的苞谷呢。
何英也不是沒有想過給何大壯直接買個汽車開開,但是既然他們一家三口準備回村里生活,那就不能張揚的太過。
這拖拉機雖說已經是稀罕玩意,但是在村里也是個能干活的工具。
要是買了汽車,除了放那沒啥用不說還遭妒忌。
一臺拖拉機要一千五百塊,何英付了錢,老板就將何大壯拉到了一旁的空地上教他怎么開。
何英跟李紅霞就先回家了。
何大壯中午沒回來吃飯,一直到晚上,只聽到拖拉機的聲音由遠及近,何英才知道她爸這是終于學會回來了。
他們一家三口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回家,拖拉機開進了院子,李紅霞在收拾屋里的東西。
要是回去還得買一些生活用品,米面糧油啥的,不然回去還得回來再買。
所以何英負責一趟一趟的去賣菜的副食品市場買回來放拖拉機上。
雖然東西看起來不多,但是收拾起來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