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頭,花襯衣,喇叭褲風靡的時代,迪斯科的各種舞曲就是時下青年最熱衷的一項愛好。
城市的大街小巷,時不時就能聽到一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這批走在潮流前端的人在老人眼里不正經,在父母眼里不正常。
晚會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才散伙,姚素秋臨走之際,方大廚把一個油紙包放到她手中,
“秋姑娘,我特意留下的一只前腿,抹了蜂蜜的,焦脆,回去讓家里人嘗嘗。”
“謝謝方叔,那我就不客氣了。”姚素秋接過來,跟眾人告辭,戴雋把她送到家門口。
“丫頭,我這幾天要準備聘禮,會很忙。”
“我知道,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開口。”姚素秋知道他要采購東西,也沒阻攔。
下帖即是流程,也是男方的態度,她沒必要大包大攬。
到家時,大家還沒睡,剛好把羊腿分著吃了。
“真好吃,二姐,那個方大廚好厲害啊。”
“臭小子,趕緊吃了洗洗睡覺,明兒還得上學呢。”
孔玉蓮拍了下小五的腦袋,瞪他一眼,“這年頭,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只要是肉,就是白水煮了沾點鹽巴都是香的。”
“娘,你說的雖然沒錯,但是抹了蜂蜜的肉更香甜。”英子把一塊帶皮的肉扔進嘴巴,用力的嚼了嚼,越嚼越香。
“娘,我贊同三姐說的。”小鴿子瞇著眼,表情饜足,跟英子的表情一模一樣。
孔玉蓮:“……”
一家子吃貨,她能怎么辦。
一個羊腿被大家分著吃完,才嘻嘻笑笑的各自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姚素秋就起來跟爹娘一起去了大棚,把翻好的地一壟一壟的覆上地膜,再用鐵錐戳開一個小洞,把黃瓜苗跟番茄苗一一的栽下去,澆了水,就算完成了。
初冬到了,天氣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每個大棚暫時只燃一個煤爐子,建大棚的時候就提前做了排煙煙道,也不用擔心煤氣中毒。
大棚的中央,掛著一支大號的溫度計,隨時測量棚內的溫度。
現在他們村還沒通電,白天得把茅草氈掀起了,進行光照,下午三點之前就得蓋上,保溫。
等通電了,她再裝上日光燈,就不用麻煩了。
現在幼苗種上了,煤爐子燃上了,除了時刻關注溫度,還得防止有人搞破壞,所以,從今天起,姚老三就在大棚住下了。
“終于弄好了,好好護理這些幼苗,過年之前,咱們就能見到錢了。”
“放心,你給爹找的那養殖書,我差不多快看完了,不說掌握多少,但多少有點收獲,現在我一邊學習,一邊實踐,應該不差。”
姚老三早就下決心了,閨女都提前把準備工作搞好了,他要是再不給力,可就辜負閨女的一片心意了。
“往年冬天大家都貓冬,也沒啥事兒,今年我跟你爹躲在大棚,還保暖呢。”
孔玉蓮可知道,四角都裝了煤爐子,等到下雪以后,怕是都得燃上。
姚素秋看著爹娘,笑瞇瞇的,她們一家子齊心協力,日子一定能過的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