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白棗花倒是沒說謊,她一來就往廚房鉆,原本想找塊肉先解解饞,結果一進去就看到一個大胖子站在鍋臺邊,揮舞著三尺長的大勺子,看到自己他眼睛瞪得溜圓。
嚇得她立馬就退了出來,廚房進不去。
之后看到大侄女和宋家大媳婦進去摘菜打下手,她也就沒往前湊。
“喏,你看看那個廚子厲害的,我哪敢往前湊,再說三弟妹也沒請我過來幫忙。廚房的事兒沒人請,咱們咋好意思進去?”
那位嬸子順著白棗花的指引看過去,嘖嘖一聲,“老三家的日子算是過起來了,這又定了個有錢的親戚,以后指不定就能呼風喚雨。”
對于這點,白棗花還真反駁不來,說也奇怪,以前逆來順受的三房,咋就突然開竅了呢?
想想曾經被婆婆吆來喝去老三兩口子,地里的活她都不用伸手,就被兩口子干完了。后來她無意中聽到三弟妹跟老三嘆息,說寧愿把所有活都干了,也不想聽婆婆念叨罵人。
知道這個秘密以后,她還得意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要地里有活,她就能聯合婆婆一起,把活推出去,日子過的別提多舒服了。
想到這里,白棗花一拍大腿,三房是從秋丫頭落水后開始變的……
是了,老三兩口子愛護孩子村里出了名的,以前沒反抗,是因為沒人為難幾個孩子,其實也不用為難,幾個妮子都是勤快的,放學后就知道幫忙干活。
人沒閑著,自然沒人為難……說到底都是大姑子兩口子,李念香那個臭不要臉的,把秋丫頭推進水渠,要害人的奪親,觸到了三弟妹的底線。
越想白棗花越覺得自己窺到了真相,再看看院子里的好東西,眼睛都紅了。
回頭她得跟當家的好好說叨說叨,說什么也要阻止大姑子回娘家,要不是她們娘倆,她的日子指不定多舒服呢。
再敢回娘家占便宜,定然撕了她的嘴。
十二點整,宴席開了。
所有的親戚朋友加一起,開了四桌,菜色豐富,雞鴨魚肉都有,除此之外,還有上好的青菜,眾人吃的大呼過癮。
但是誰也沒多想,一致認為今兒的菜品都是戴雋的功勞,畢竟人家是大老板,不差錢,稍微塞一點,就夠辦宴席了。
就連姚老頭也是這么認為的,看著桌上飯菜,眼睛不由自主的就落到戴雋身上,心里忍不住琢磨了起來。
三兒子靠上這棵大樹,以后的日子定然發達。
如果從現在開始修補關系,吃不上肉也能喝點湯。
老二天天不著調,等他跟老婆子雙腳一蹬,老二兩口子的好日子也就倒頭了,大孫子還在縣里上學呢,以后用錢的地方多,如果三兒能幫襯一把,日子也不會過的太差。
戴雋一直陪著朱爺爺和孔姥爺,對于姚老頭探究的目光,也沒在意,只要不是丫頭在乎的人,他懶得理會。
所以,幾次發現老爺子張口想給他打招呼,都被他不經意間避了過去,不是給朱爺爺布菜就是給孔姥爺敬酒,總之就是沒時間關心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