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姚素秋手中就多了一個紅色的房本和一張土地證。
這個時期的房屋,除了房本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土地證了。
手握土地證,代表著這塊地也是你的,擁有絕對的支配權。
等到后期拆遷時,土地證可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總結倆字,錢多。
“梁大爺,謝謝您。”姚素秋把一個紅封遞過去,里面裝了三百快,這是手續費。
也就是后來的中介費,她早就打聽過了,這個時期的房屋買賣,有種說法叫成三破二。
意思就是按照房屋價格比例,給拉房纖兒的傭金,買家出三成,買家出兩成。
這個規矩還是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在買賣房屋行業一直延續著。
成三破二也是有說法的,成代表買家,意思是成家立業,是好事。破代表賣家,古時變賣房產祖產有破財破敗之意。
八十年代初期,買賣房屋的人家并不是太多,不管家中有多少子女,但凡有個工作,都是等著單位分房,所以,這個時期也沒衍生出正規的中介。
梁大爺接過紅包,也笑呵呵的道了聲謝,
“秋姑娘是個爽快人,以后定然能成大事,我做這一行大半輩子了,見人無數,看人還是有幾分眼力價的。”
“拉房纖兒這個活不好做,大爺年紀也上來了,到沒想過改行,趁著腿腳還能動,再堅持個一兩年還是沒問題的,閨女要是有需要,只管上門尋大爺。”
聽著梁大爺的語氣,姚素秋確實有點心動,如果趁著這個機會再把那一套房子買下來,或許以后的賺頭更大。
心思剛動了下,就被姚素秋壓了下去,這個時期的房屋買賣太少,她買一套為了自住,但是買多了,終歸打眼。
不過,她趁著這個機會,幾個區都轉轉,分散性的購買,倒是個可取的法子。
好在近幾年,房價出入不大,她可以慢慢看。
在漲價之前分散性的多買幾套就行。
“多謝您了,我暫時買一套夠住就行,回頭我的朋友要是需要,我會再來找您幫忙的。”
“哎,這個沒問題,一回生二回熟,閨女記著大爺就行。”
兩人客氣了一下,姚素秋就拿著鑰匙回了剛入手的新房。
再次進入院子,姚素秋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完全屬于自己的財產,怎么看都是順眼的。
趁著打掃衛生的空隙,把所有的房間都打開通風,自己拿個小本本,挨個房間查看,哪里需要修繕,哪里需要改動,全部都記下來。
像這種很中式的建筑,室內家具擺放實木的最為合適,包括實木的沙發。
唯有一點,沙發的軟墊需要定做,這個估計得跑一趟海綿廠。
等她把所有房間都遛一遍,怎么裝修,心里已經有了個大概。
剛把房屋的門和窗戶都關上準備離開,就看到李大媽站在門口觀望。
“李大媽,您有事兒?”
“閨女,這房子真的買下了?”老天爺嘞,還以為這丫頭空口說大話,沒想到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