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修繕完畢,定制的家具也陸續都送來了。
清一色的胡桃木,紅色的,只簡單的拋了光,刷了一層清漆,讓原木的顏色更加好看。
正屋的客廳內,挨墻擺了一張條幾也叫條案,比八仙桌高一點,一般長一米五,寬四十厘米,可以擺放一些裝飾品,緊挨就是一張八仙桌,在它的左右兩側,各擺了一個圈椅。
按照男左女右的規律,這兩個位置,只有家里的男女主人可以坐。
其余的就是待客的圈椅和小茶幾。
堂屋最左側的房間,被姚素秋當成了臥室,還給自己打造了一張一米五乘兩米的拔步床。
搭配一個梳妝臺,上面擺放則一盞流蘇臺燈,簡潔,實用。
把所有家具都歸位,又打掃一遍,姚素秋才洗了手,站在院子里,看著院子中間擺放的茶臺。
想了下,又把桌椅板凳搬到了廊下,靠著廊柱放好。
雖然除了蟲,做了防腐,但她暫時也不在這里常住,萬一下雨受潮了,總歸不美。
“喲,閨女,這就弄好了?”
說話間,李大媽拎著一個提兜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遍打量院子,忍不住連連點頭。
有人住跟沒忍住確實不一樣,以前路過這個院子,總覺得有股涼氣,現在被丫頭捯飭一圈,不但美觀,以前那中涼颼颼的感覺也沒有了。
“閨女,今兒元宵節,大媽自己包了元宵,黑芝麻陷的,給你送點過來。”
“謝謝大媽,剛好我晚上煮了吃。”
經過幾天的相處,姚素秋早就跟大媽混熟了,也就沒客氣。
“大媽可不是吹,我做的元宵,軟糯香甜,保證好吃。都是現做的,好煮,鍋開后下進去,火候到了自然就飄起來了。”
李大媽怕姚素秋不會煮,還簡單的給說了下。
“謝謝大媽,”姚素秋說著,就看到鏤空的影壁外人影一閃,戴雋已經繞了過來。
“丫頭,收拾好了嗎?晚上有個家宴,爺爺等你回去呢。”
“好了,隨時可以回去。”姚素秋說著,又給李大媽介紹,“這是我未婚夫,姓戴。”
聽著姚素秋的介紹,李大媽打量下戴雋,笑瞇瞇的點點頭,
“真是一表人才,你們倆湊一起,那就是郎才女貌。”
“多謝大媽吉言,秋兒早就跟我說,她遇見了一個熱心腸的大媽,對她幫助良多。”
戴雋從小在京都長大,自然了解大媽們的厲害,特別是居委會大媽,要是較起真來,能把你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來打聽一遍。
“哎喲,可不敢當,也就順手的事兒。瞧瞧這大小伙子,多俊俏,整了京都也找不出幾個像你這樣的。”
李大媽被戴雋夸贊幾句,笑的合不攏嘴,不過,她看著戴雋的穿著跟氣質,也知道這不一般人家的孩子,一般的工人階級,可養出這么貴氣的模樣。
想想也是,一般人能說買房就買房嗎?
還是個單獨的大院子,那可是實打實的一萬多塊錢,很多家庭不吃不喝一輩子也攢不到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