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幾天,有人不信邪,還特意去質監部門檢驗過,確定無公害之后,訂貨也爽快。
現在顧正青手下那幫人全都忙活了起來,一點閑暇時間都沒有。
也不知是不是以前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過怕了,就算忙得沒有休息時間,大家也沒有抱怨,而且積極性還挺高。
姚素秋去看過幾次,看到他們的工作狀態,還別說,跟陳松一幫人有一拼。
當然,工作量跟工資也是掛鉤的,干的越多,拿的工資越高。
最后一車貨卸到倉庫,顧正青才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嫂子,這個倉庫的制冷設備已經投入使用,我跟著檢測了一星期,低溫保存蔬菜沒有問題。”
說起這些制冷設備,顧正青心疼的差點流淚。
從開業到現在所有的利潤全部搭上,才勉強采購一臺制冷機器,有了這個裝備,他這里也算是個正兒八經的倉庫了。
“高投入高回報,天冷的時候沒什么感覺,特別是天熱的季節,效果立竿見影。”
姚素秋看著倉庫內的溫度計,還有噴霧式加濕器,終于放心了。
“我來這里的時間夠長了,該回家了,等我裝了電話,你需要訂貨,直接電話聯系就行。”
“這段時間真是麻煩嫂子了,好在咱們的努力都沒有白費,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成效。”短短三個月,顧正青覺得自己經歷的比他這一輩子都精彩。
現在走到外面,他也被人尊稱一聲顧老板了。
大老板的帽子已經扣在他腦袋上摘不掉了。
他心里明白,這些榮耀都是眼前這個小姑娘給與的,做人得懂得感恩。
“嫂子的大恩,我顧正青這輩子不會忘。”
“你嚴重了,我們屬于正常合作,這叫雙贏,我并沒有吃虧。”
雖然她有貨源,跟誰合作都是賺錢,但是能選一個忠義的人,也算是她運氣好。
這次的合作,兩人都滿意,所以,也談不上什么恩情。
只要以后兩人能繼續合作,不拖不欠,就是最好的回報。
一轉眼,她來京都三個多月了,重生以來,這還是她第一次離家這么久。
期間她給家里寫了幾封信,還有師傅那邊。
至于陳松幾個,姚素秋也在信中交代了,只要幫她照顧好師傅,照常發工資。
手中有了錢,姚素秋想的也多了,特別是她回家后給顧正青供貨的問題,
思前想后,她覺得自己應該采購一輛大貨。
之后,她便讓戴雋幫忙找了人,選了一輛五十鈴大卡,價格一萬五,可以載重十噸,有了這個,以后運輸送貨,就全靠它了。
就是司機不好找,回頭她得問問陳松幾人,要是有人愿意學車,她出錢資助,學會以后,給她當貨車司機,跑長途送貨。
至于戴雋那里,人家是京都土著,又有開公司的經驗,所有證件辦起來也是輕車熟路,壓根不用幫忙,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店鋪就正式開始營業了。
進口食品對于國內的人來說,既好奇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