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素秋看著他眉宇間的意氣風發,忍不住感慨,朱爺爺說的沒錯,他們是幸運的一代,趕上了好時候。
要不然,小哥這會兒指不定還在街上混呢。
如今走到哪里,黑皮包一夾,所到之處,有人遞煙,有人倒茶,絕對是上賓待遇。
“什么報紙?”
孔玉蓮這陣子不是煩心老院的事兒,就是擔心孩子們的上學問題,抽空還得去新房那里看看有沒有幫忙的地方,壓根沒關注外面的事兒。
如今被侄子這么一說,她才轉向閨女,“你又做啥事兒了?”
當家的說這孩子天天在廠里忙得腳不沾地,還有時間倒騰別的?
“哈哈~,二姑,你閨女給你長面子,連帶的我這當哥的也跟著沾光,腰桿挺得直直的,現在提起愛心企業家,我妹妹就是這個。”
說著,又沖她豎起大拇指。
華子一張嘴,竹筒倒豆子似的,直接把姚素秋做的事兒給二姑學了一遍,看著二姑震驚的表情,嘖嘖一聲。
“二姑來了縣城,以后也多關注下外面的事兒,你又不是不識字,別整天圍著鍋臺轉。”
孔玉蓮:“……”
七八萬斤面粉,俺的娘嘞,這得吃多少年?
她倒是聽當家的提了一嘴,說秋兒是做大事的,心胸比他們強,小小年紀就有善心,這陣子正加班加點的搞生產,說要捐一批面粉。
當時她還很高興,覺得閨女格局大,如果需要,她也可以去幫忙,不過她并沒聽當家的說要捐多少。
現在聽著侄子的敘述,孔玉蓮只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二姑,妹妹上了報紙,以后你們在縣里走動,絕對有面子。”
“小哥,你就別嚇唬我娘,她可經不起你一驚一乍的。”
姚素秋走進屋里,給自己倒杯水,跟江校長寒暄了那么久,嘴巴都干了。
“沒事,沒事,二姑早晚都得適應,誰讓她有你這么個能干的閨女呢。”
華子走進屋里,舒服的嘆息一聲,“還別說,這個空調真好,我打聽過,這個東西能搞到手得費不少力氣,要不然我怎么著也得舔著臉給妹夫要一個。”
“小哥也不用急,這個東西用不了幾年,就有輕便的款式出現了。”姚素秋看了眼胖墩墩的空調,幾年后,外觀差不多得縮小一半。
“妹妹,給你分享件事兒。”
華子窩進沙發里,笑嘻嘻的,
“這還是受你啟發的,我看你在城東買塊地蓋房子,我前幾天也去弄了一塊,回頭你家房子竣工了,師傅們直接轉過來就行,也省的我在找師傅。房子建好后,我就把爺接來,咱們兩家住的進,二姑出個門就可以回娘家,你說咋樣?”
聽著小哥的話,姚素秋一愣,“你這想法真是不錯,以后我們住一個小區,也算鄰居了。”
“還不是托你的福。”
華子給自己倒杯水,喝了一口,從包里掏出三沓錢,往桌子上一放,
“這是分紅,數數看。”
“小哥這是盈利了?”姚素秋看著他,眉梢一彎。
“嗐~,其實早就盈利了,就是有點少,都壓在貨里,看不到,后來我就開始琢磨,換種方法,也就半年,以后會賺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