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合作,其實全是人情,她前段時間沒空,人家二話不說就把莊稼一起收了,這樣的鄰居,還能啥說?
幾人又說了會兒話,宋家人就離開了,姚素秋看了眼不怎么穩健的大門,把糧食收進了空間,到時候直接送到廠子里磨面粉。
一個人坐在院子里的柿子樹下,看著已經黃了皮的柿子,姚素秋拿出自己的水杯,一個人靜靜坐了好一會兒,才起身離開。
看到門口的捧著書看武俠小說的剛子,姚素秋直接走過去,“剛子,看到我家的柿子樹了吧?回頭你班了梯子,從墻頭翻我家去,把柿子摘回家,曬柿餅,或者烘著吃了都行,別等掉地上都浪費了。”
“哎~,謝謝秋兒姐,我記住了。”
姚素秋到工地時,戴雋還沒回來,她便拎了點東西去隔壁看望朱大爺了。
老爺子正拎著水桶在澆屋前的菜地,“朱爺爺,我來看你了。”
“喲,秋丫頭,有陣子沒見了,你咋有空回來了?報紙我可是看到了,真是個好孩子,給咱們村爭光了。”
老爺子放下水桶,擦了把手,指了指棗樹下的椅子,
“坐樹下涼快,跟爺爺嘮嘮。”
“爺爺也看到了?”
姚素秋把一兜子蔬菜放到小方桌上,又看了眼院子里蔫噠噠的菜地,
“咱們村距離河渠近,收成雖然有所減少,糧食應該影響不大吧?”
“咱們村還行,就是比平時少一點,到時候跟雜糧混著吃,問題不大。”
老爺子點點頭,布滿歲月的臉龐有點干巴巴的,泛著灰黃,姚素秋默默算了下,老爺子好像八十五六歲了。
說著,老爺子摸出煙袋鍋子,塞上煙絲,吧嗒幾口,才憂心的嘆口氣,
“就是這這天氣不好琢磨,秋季本身就少雨,也不知能不能下點,否則冬小麥無法播種,再晚一個節氣,怕是影響明年的收成。”
聽則老爺子沉重的語氣,姚素秋看了看后山的連綿起伏的山峰,還有坐落在半山腰山莊,戴雋想要開業,得等到風調雨順了才行。
“朱爺爺,如果旱情持續嚴重,您讓村長去縣里找我,到時候我給咱們村準備一點救濟糧。當然,這個承諾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用。”
姚素秋說著,從兜里摸出一枚系著平安街的玉扣,
“喏,到時候拿著個來找我,算是我回饋村里的一點心意。”雖然村里有些人很討厭,但也有幾個對脾氣,可愛的人。
老爺子接過平安扣,笑呵呵的揣進兜里,“丫頭的心意我替村里人領了,你放心,不到萬不得已,爺爺不會掏出來。”
他沒看錯,早知道這孩子不會窩在山村一輩子,只是沒成想,她是第一只飛出去的金鳳凰,可惜,村里缺棵梧桐樹,這丫頭以后怕是很少回來了。
“對了,你爺用你四叔的名義給民諺那小子討來一個參軍的名額,這事你知道吧?民諺那小子不是當兵的料,可惜了一個指標。”
提起這事,他就來氣,都是一只腳邁進棺材的人了,還這么拎不清,兒子頭躺倒土里了還不放過,非要榨干兒子最后一點骨頭碴。
關鍵是民諺那小子,白白凈凈軟塌塌的,看著就不是當兵的料,就算有特殊照顧,除了給部隊添麻煩,也干不出成績來,白瞎了那個指標。
提起堂哥,姚素秋有點心虛,用四叔的關系是她提出來的,只是沒想到爺爺一點沒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