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紅薯藤都被安排扦插到剛開墾出的地里。
張合對于紅薯藤的管控都極為嚴格,發出去的數量,和最終插在地里的數量必須要能對上數,一根也不能少。
主要是紅薯這種作物,太容易種植了,只要流出去一段紅薯藤,可能就不再是他所獨有了。
周邊佃農如果種植這種高產的紅薯,也許短時間能提高收入,但佃戶手里沒有地,隨后肯定是地租上漲,佃農最終仍然回到勉強生存狀態。
張合可不想把自己獨有的東西拿出來,最后只會便宜萬家那些貪得無厭的地主老爺。
一百多人被分成兩半,一部分負責扦插,另一半人則需要從山腳小溪打水,澆灌剛剛扦插的紅薯藤。
這股水流太小,好幾次被大家把里面的水打干了,這樣一來,只能暫時放緩了紅薯藤扦插的進度。
因為現在天氣已經很熱,又連續多日沒有下雨,扦插的紅薯不澆水成活率會很底。
事實上,紅薯雖然比較耐旱,若是干旱太嚴重還是會影響產量的。
“公子,現在新開墾的空地都已經扦插上了紅薯藤,所有紅薯藤的數目無一遺漏,不知公子接下來還有什么計劃?”
此時衛鵬拿著一頁破紙,上面寫著著他所記錄的一些賬目,一副大管家的樣子。
現在苦力和護衛隊員都稱呼他為張老頭老爺,稱張合為公子。
對此,張老頭還是很滿足的,他從未想過自己有生之年能有今天,在他的印象里,只有萬家的大人物才會被人稱做老爺。
因此,第一個稱呼他為老爺的苦力,張老頭難得豪爽地送了一個紅薯。
張合對于這種稱呼,沒有太過在意,感覺他們父子應該是最寒磣的老爺和公子了。
他們父子至今還住在破茅草棚里,身上的衣服也是很普通的麻布衣服,上面還層層疊疊地綴著補丁。
“以后咱們這里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整個棲鳳山都會被開墾出來,僅憑這條小溪的水源顯然是不夠的。
從明天開始,讓所有人把山腳這個位置圍起來,中間位置加深,修成一座可以蘊水的池塘。”
張合對著山腳的一個位置指了一下,那個地方地勢不高,泥土松軟,總面積大約有一兩畝地。
“啊?需要挖這么大嗎?”
衛鵬聞言很是驚訝,這么大的工程,以山上現有的人手,肩挑手提,全力干上一年也不一定能挖好。
等于雇傭一百多人干一年,其間支出消耗錢糧無數,卻沒有任何收入。
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得起的,就算是萬家也很少會主動修建蘊水池塘,種地都只能依靠自然水源。
對于消耗方面,張合早就計算過,以目前空間出產紅薯的收入,養活一百多人應該是夠的。
畢竟勞動力便宜,只要能給一口飯吃,就有大把的人愿意來這里干活。
他上次在集市招募了一群人回來,現在消息傳開,這幾天陸陸續續有好幾潑人找到棲鳳山來投靠,全都被張合收下當苦力。
現在距離夏糧收獲還有一段時間,接下來應該還會有過不下去的佃戶前來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