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提供最基礎服務的僵尸磨房,這些僵尸在黑水鎮任勞任怨,日夜不停地工作,至今已有七八年,張合除了喂草,沒發過一文錢工資。
另外還有做豆腐的工廠,榨豆油的油廠,還有釀酒廠。
黑水鎮釀制的普通水酒產量很高,銷量卻并不高,因為小小的德化城真賣不出去多少。
張合也偶爾讓護衛隊送了一些到昭陵城出售,因為他們的酒沒多少特色,也沒能賣出多少。
至于很有特色的高度酒,那是桃花仙子賣的,跟張合,跟整個黑水鎮都沒有半文錢關系。
張合從未見過桃花仙子本人,更不認識此女。
鎮上除了這些工廠之外,還有一家很大的學堂。
學堂這個東西,對于大周王朝來說,是一個新鮮玩意,以前從來沒有過。
窮人不需要上學,能算數,會寫自己姓名已經算是人才了。
至于富貴人家,他們會請人上門做家教,教一些實用的文字就行了,大部分也不會鉆研太深入,因為這個世界里讀書真的沒用。
張合在這里活了十來年,還從未見過詩詞之類的文學作品,青樓妓女唱曲的歌詞反反復復就那么幾首,很多還是些大白話。
因為大周王朝沒有科考,也不崇尚這些東西,沒有人會以此為榮。
這家學堂自然是在張合親自主導下辦起來的。
對于佃戶而言,家里三歲以上的小孩全都是勞動力,自然舍不得送到學堂來學那勞什子的文化。
讀書習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學多了浪費。
學堂剛開學的時候,那怕是學費全免,仍然只招到一個學生。
還是牛鐵匠的小閨女牛花花不愿意學打鐵,從家里偷跑出來的,只上了半天學,就被牛鐵匠他媳婦揪著耳朵提溜回去了。
“不好好打鐵,讀什么書!”
沒辦法,最后張合只能以利益誘惑,每個來學堂上學的孩童,每天發三個雜糧窩頭。
這一下子,學堂里的學生立即爆滿,幾乎全鎮的孩童都來了,一個個地都熱愛學習起來,那是用棍子趕都趕不走。
不得已之下,學堂只能擴建,最后建了二十多棟教學樓。
老師不夠,暫時從護衛隊里面抽調,反正他們早就學習過了,現在全部能認字。
沒有教材,張合現編。
教材第一課《我家住在黑水鎮》。
第二課《我愛黑水鎮》。
第三課《生是黑水鎮的人》。
第四課《仁慈的張公子》。
第五課《英明神武的張公子》。
第六課《張公子的……》。
第七課……
在編寫這些教材的時候,張合也曾臉紅過,也曾惡心過。
他倒是想引入一些人民當家做主的理念,只是這顯然是不符合這個時代的。
在這種個人可以擁有偉力的世界,想要人人平等幾乎是不可能的,處于統治地位的強者不可能整天想著與弱者平等,彎下腰來為弱者服用務,沒這個覺悟。
與其讓他們妄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而送命,自己不如給這些普通人一個變成強者的機會,就看他們能否把握了。
他建立的學堂就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但前提肯定是自己的人才行,總不能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最后成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