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招呼,其實是盯著方醒等人。
方醒他們知道店主是什么意思,也懶得計較,沒必要跟一個傻逼生氣,那樣太沒格調了。
大家發現,方醒看得很快,幾乎是走馬觀花一樣。
只有了解方醒的人才知道,即便如此,也很靠譜。他們就沒見過方醒看走眼的,所以老粉絲們才感覺離譜。
不一會,方醒將目光定在了一個鳥籠上。
從外觀上看,確實就是一個鳥籠,里面還有小鳥。不過,細一看,就發現里面的小鳥是假的。
“這八音盒什么價”方醒也不管那名伙計能不能聽懂中國話。
許晴等人齊齊一愣,八音盒
什么鬼呀這不是鳥籠嗎
“這是八音盒”許晴也露出詫異的表情,好像再說我讀書少,別騙我。
方醒點頭“這叫鳥籠八音盒。”
八音盒又稱音樂盒、八音琴、自鳴琴。其的發展史,可追溯至十四世紀初期,所發明掛在教堂鐘樓上的排鐘,這種用發條裝置來演奏的樂器,能發出清脆如水晶般的樂聲,一度風靡荷蘭。
八音盒由于在制作上要求技藝精湛,在十八世紀的歐洲,一臺大型八音盒足以買一棟城堡,一般百姓只能對八音盒望洋興嘆。
他告訴大家,這還是以前歐洲流行的款式。
打開八音盒,可以聽到鳥鳴,看到小鳥飛起。八音盒里面有完整的園林景觀。包含小鳥,鮮花,流水。
它的內部有一個風箱,鼓風的時候通過一根笛子控制高低長短的鳥鳴,250多個零件配合一致,才能保證小鳥精確的動作軌跡。
“里面的鳥,假的吧”有人問道。
方醒微微一笑“真的,不過是標本。”
最開始小鳥都是用真鳥制作,為了風干小鳥,可能要花上兩三代人的時間,所以這種八音盒造價非常昂貴。
這種方式,耗時實在是太長,于是后來用假鳥代替。
八音盒有很奇葩的,眼前這款都不算什么。
比如還有“運茶人偶”八音盒,同樣字歐洲流行過一段時間。
這種八音盒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倒好一杯茶放在托盤上,“運茶人偶”會端到客人面前并等待客人飲茶,收到空杯后還會原地調頭端回主人身邊。
據說,“運茶人偶”八音盒留世的很少,大都被全球的八音盒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來收藏。
而眼前的鳥籠八音盒,在國內也僅有兩家博物館能看到,很稀少。
物以稀為貴,大家都懂的。
那名負責盯著方醒等人的伙計不僅會聽中文,還會說。
“八千美元。”
方醒偷偷給對方塞了五張100美元“你們老板最低能多少賣”
那名伙計也聰明,不著聲色地收下錢,朝老板那邊瞄了一眼,然后偷偷說道“以前老板跟人砍到1000美元,但人家不要。”
方醒點頭“行,1000美元我買了。”
伙計沒多說,小跑到老板那邊,說了幾句,又跑回來“老板同意了。”
圓圓、許晴等人看了,面面相覷,心里直呼666。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