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不說話,但那意思,就是和梁館長差不多,都不認為這是《四十景圖》。
“什么是《四十景圖》?”許晴感覺自己啥都不懂,完全不知道這些人說什么。
“《四十景圖》是是我國成就最高的工筆彩畫之一,它再現了圓明園全盛時期的壯麗風景,是當時圓明園里100多處園林風景群中獨成格局的40處景群。
說白了,它就像是當時圓明園最重要的四十處景點的照片,明白了嗎?”袁韶華給大家解釋。
《四十景圖》是根據清乾隆皇帝旨意,在1744年前后,由當時著名的宮廷畫師唐岱、沈源等人歷經11年繪制而成。
畫成之后,乾隆為它御筆題詩40首,由工部尚書汪由敦書寫。《四十景圖》原存于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這套彩繪圖被侵略者掠走,現存于法國國家圖書館。
“真正的《四十景圖》現收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零幾年的時候,國家博物館花費巨資,在法國翻印了原彩圖底版并制成此畫卷。
所以,這應該是不是《四十景圖》。”另外一個人說道。
直播間的觀眾這才知道,原來還是這種畫,如果是真的,那確實是圓明園的代表文物之一,很有展覽價值,甚至說對復原圓明園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和研究價值。
據說,《四十景圖》所繪建筑、泉石等景觀都為寫實風格,題詩意境深遠,書法雋永飄逸,詩、書、畫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方醒翻了翻白眼:“我也沒說就是《四十景圖》,你們先看一看吧!”
梁館長拿起一張圖紙,這應該說也算是一幅畫,只是施彩還沒有完成。或者說,這是一張不完整畫。
而且,這幅畫的內容他很熟悉。
正是《四十景圖》中的《光明正大》。
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正殿,皇帝每年舉行生日受賀、新正曲宴親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觀慶龍舞、大考翰詹、散館鄉試及復試的地方。殿上懸雍正手書“正大光明“匾額,殿堂7間,前面有寬大的月臺,東、西配殿各5間。
只是,這幅畫沒有乾隆的御筆題詩。
右下角反而是“第一修正版”幾個字。
接著,方醒也從里面拿起一張,遞過去。
大家發現,這又是一張差不多的畫卷,只是完成度高一些,圖景全部施彩,可同樣沒有乾隆的御筆題詩。
右下角的地方,是“第二修正版”幾個字。
這回,大家都反應過來,這是什么了。
“是《四十景圖》的畫稿,這太珍貴了。”梁館長說話都有點打顫。
其實,大家應該都有所猜測,畫了十一年才完成的《四十景圖》,不可能是一氣呵成就完成的,肯定經過多次的修正。
眼前的這些畫稿,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雖然不是真正的《四十景圖》,但它們代表著《四十景圖》的創作過程。
對研究圓明園的專家來說,這些畫稿甚至比真正的《四十景圖》還要重要。
“以前就有人猜測,有畫稿的存在,但也有人覺得,真正的《四十景圖》完成后,這些半成品可能已經全部銷毀。”
梁館長眼睛盯著方醒:“方老板,這些畫稿,請務必拿出來參加這次展覽,其他的,我們都可以商量。
等你們博物館開館,我親自帶人來支持,怎么樣?”
方醒點頭:“行,那就多謝梁館長啦!”
見方醒同意,梁館長立即拿出手機,一個電話打出去,吩咐安排展區的人,單獨空出一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