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繼續進行中,清朝的粉彩瓷和琺瑯彩瓷,看上去五顏六色的,更加精美。
瓷器發展到清代,已經進入了一個巔峰時刻,尤其是乾隆時期的瓷器,極盡奢華,琳瑯滿目。
然而,清代遺留下來的瓷器實在是太多了。
物以稀為貴!
因此,大部分清朝的瓷器并不是很值錢。尤其是清末的瓷器,社會混亂,導致瓷器生產粗制濫造,質量嚴重下滑。
小部分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價值還挺高。
這或許是乾隆老兒對后世唯一的貢獻了。
乾隆包裝人設方面有一手,將自己打造成十全老人,只是搞得太夸張了。根據記載,他一個人就寫了四萬多首詩。
他自己也不覺得害臊,整個唐朝有記錄的詩都沒有他多。
那么多的詩里面,最出名的就是那首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飛入草叢都不見。
就這么一首打油詩,最后一句點睛之筆還不是乾隆寫的,而是紀曉嵐加上去的。
乾隆這種寫詩水平,實在是堪憂。說句難聽的,小學生也會。
但有一說一,他在位期間,瓷器產業確實搞得不錯,誕生了不少國寶級別的粉彩瓷和琺瑯彩瓷。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
其集中西風韻于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瑯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瑯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園罐是其代表。
拍賣史上,千萬以上的琺瑯彩瓷器就超過二十件,最貴的是一個葫蘆瓶,創下2.5億人民幣的天價。
而粉彩瓷則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顏料后用筆洗開,由于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
像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余”轉心瓶,就拍出五億多的天價,一舉刷新當時瓷器拍賣紀錄,將元青花都壓在身下。
這場拍賣會,方醒拿出了三件粉彩瓷,以及五件琺瑯彩瓷器。
其中琺瑯彩瓷器分別拍出352萬、397萬、428萬、516萬,以及764萬,加起來也有兩三千萬。
不算后面的,系統要求五千萬以上的成交價便滿足。
三件粉彩瓷,前兩件是一只碗和一把茶壺,分別拍出七百多萬和九百多萬。最后一件則是一尊天球瓶。
“這天球瓶才是重頭戲。”劉世軍忍不住說道。
天球瓶是一種瓷器造型,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
據有關資料記載,天球瓶創燒于明代永樂、宣德的景德鎮窯,雍正乾隆時天球瓶燒制較多。天球瓶從明永樂、宣德創燒到清雍正、乾隆多產,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而擺在拍賣桌上的那件,是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識,瓶身繪桃樹一株,軀干茁壯有擎天之姿,丫杈伸展虬勁有力。綠葉濃淡深淺,相背陰陽,完全來自畫師寫生得來,無一荒疏草率之筆。
“天球瓶器形盛行于乾隆一朝,可見各式釉彩、紋飾作例,然而類同此件拍品之粉彩桃紋天球瓶,鳳毛麟角,現知僅有寥寥幾例……”拍賣臺上,拍賣師沈訊滔滔不絕地介紹。
看得出,他是下足了功夫的,講解得無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