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皇后在后宮浮沉三十年,上官靜能想明白的道理,她自然也能想明白。
當陳家大小姐,也就是上官鸞的昔年閨蜜,現如今的曹家少夫人到達未央宮的時候,陳皇后正坐在正殿,眼睛盯著手中的茶盞,眉頭緊蹙。
陪在她身邊的不是別人,正是原本應該被禁足的陳九小姐陳采女。
“大堂姐!”陳九小姐一看到曹少夫人進來,立刻激動地開口:“我好想你呀!”
“云兒!”曹少夫人看到自己久未謀面的小堂妹,也有些觸動,眼下小堂妹的處境也讓她生出些唏噓之情。但歸根結底落到這個地步的不是自己,曹少夫人對陳采女眼下的處境十分心疼,卻也有幾分怒其不爭。
她是陳相的嫡長孫女,從小到大,陳家對她的期望就不一般,對她的教育也是非常嚴格,與她被嬌養的小堂妹不同。
在曹少夫人眼中,陳采女眼下的處境,一般要歸咎于她自己。
身為陳家女,怎么能那么愚蠢!為了一個男人,魂牽夢繞,念念不忘,至家族利益于不顧!就算那個男人俊美如神明,但他是未來的君王啊!
帝王家總是無情,看看姑母如今的處境,也不該對太子產生這樣的期待吧?!
“月兒來了,”陳皇后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坐吧。你出嫁后,就少進宮來了,姑母也不知你在曹家過得如何,惦記得很呢!”
能如何?當然是不錯。作為陳丞相的嫡長孫女,婆家也不敢抬給她臉色看,妯娌中也沒有地位高過她的,自然還算舒心。
至于夫君……從小認識,十二歲就訂親,再到她滿十六周歲那年嫁人,熟的都不能再熟了。人還是那個人,小時候什么樣,長大了還是什么樣,當然過得還好。
“公公婆婆待我很好,”崔少夫人一邊回答,一邊坐到了椅子上:“夫君還是幼時的脾氣,姑母知道的,我們一直相處得不錯。”
但這些都不重要。崔少夫人微微蹙眉,望著一臉平靜低頭看著茶水的陳皇后。
她為什么來,姑母肯定心知肚明。但為什么,在這個節骨眼上,姑母卻不緊不慢地提起那些并不重要的閑話。
是姑母不想干涉太子妃對婆家小妹的處置嗎?不!不對!
崔少夫人望著陳皇后,努力讓自己鎮定一些。她確信,姑母之前那些狀似無關緊要的問話,不是無的放矢。
畢竟,年輕的少夫人還是沒有陳皇后沉得住氣,她等了一陣子,沒見陳皇后主動開口,就忍不住有些惴惴不安。
“姑母,”她說道:“今日的事,姑母一定早就知道了。侄女進宮來是為了太子妃派了教習嬤嬤去我們府上,號稱要教妹妹規矩。姑母說說,哪有這樣的事。昨日侄女沒去長公主府參加婚宴,但發生了什么,侄女也是知道的。妹妹隨父母去了沒多久,就一路哭著被宮中內監送了回來。她其實也沒有任何錯處,不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