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靜進獻給皇太后的禮物,也很得老太太的心,那是一套白玉鑲金的三清祖師像,個頭不大,但極其精致。
這東西是在清州抄家的時候,從吳老爺家里抄出來的,蕭景珩登記過后就拿出來了,在抄沒清單上特意標注了要敬獻給皇太后。
老太太看到這份禮物果然很高興,一疊聲的夸贊太子孝順。
孝順個屁啊知道真相的上官靜暗暗腹誹,吳家那么多價值連城的好東西,有許多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而這套雕像在里頭屬于最不值錢的,甚至吳家都不稀罕,隨便賜給了某個小妾,是在小妾屋里抄出來的。
被蕭景珩拿來送禮的,差不多都是這一路數的禮物,比如他隨手拿出來準備給陳皇后的,是一套在吳文淵受寵妾氏的屋子里抄沒出來的金樹梅花盆景。
小巧的金樹上嵌著玉片,小小的十分精致,看起來也足夠華麗,若是旁人家里,大約也算是個拿得出手的擺件,可惜在吳家,最多也就是個隨手賞人的玩意兒而已。
那金樹沒多大,工藝也不算特別復雜,并不算太值錢,可能還沒蕭景珩打算留給上官靜的金鑲珠翠耳墜值錢呢更別提那個工藝極盡精致的鬧蛾百花冠了。
而蕭景珩給上官靜提前挑好的東西,光是單據就有厚厚一大疊,首飾、衣料、用品、擺件,一應俱全,他恨不得將幾家最精致的收藏都給老婆挑出來,準備暫時入庫,之后再去找皇上討要。
而新任戶部陸尚書也受到了蕭景珩的嚴格叮囑,那些太子提前留出來的好東西,他讓人登記入庫以后就直接封存,其他人想看一眼都不行,隨時準備讓太子來領。
太子對自己的親祖母很小氣,但架不住他會做人啊,這白玉鑲金的三清祖師像還是送到了皇太后的心坎里,讓她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等蕭景珩散朝到了壽安宮,早膳擺上來之后,皇太后就更開心了
畢竟在蕭景珩口中,那些按照他寶貝媳婦的口味準備的清州點心和小菜,都成了特意為皇太后準備的。而那兩個從清州帶來的廚子,也成了為了孝敬皇太后,給太后改改口味開胃,所以才特意帶回來養在東宮的。
小兩口一唱一搭,把皇太后哄得那是心花怒放,直到早膳后,小兩口一起告辭離開,老太太還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樣,一疊聲的讓太子有空多來壽安宮坐坐。
當然了,皇太后惦記的那是親孫子,孫媳婦可沒這個待遇,反正皇太后沒說過讓上官靜常來后宮。
這也能理解,皇太后眼下忙著攬權,用不著孫媳婦的時候,自然希望她少來后宮摻和。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這一對奸商小夫妻在,所以她才一次次的白忙,實際上并沒有攬到任何實權。而與費力不討好的皇太后相比,不聲不響的東宮小夫妻,已經將六尚局中一半的勢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尚舍局、尚宮局和尚食局大換血,都是上官鸞出面暗示,皇上出手“親自選人”,在上官鸞不露聲色的暗中引導之下,選出來的人恰好都是東宮留在后宮的親信。
時至今日,六尚局中的三局水潑不進,從上到下都是蕭景珩的人馬,被東宮治理得如鐵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