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太醫院的那個漂亮丸子,是張太醫和吳太醫請教了香料鋪和脂粉鋪的師父,花了不少功夫做出來的,主要成分是蜂蠟和香料。
毒是肯定沒有的,但吃是絕對不能吃的。
這個腦洞還是穿越黨上官靜開的。上官靜出大致方向,張太醫和吳太醫改良完善,他們絞盡腦汁做了不少手腳,防止被太醫院的同僚們看穿。
在太子妃的指導之下,張太醫自己都覺得自己做出來的那個漂亮丸子挺唬人,真像個仙氣兒塑料感十足的好玩意兒。
當然了,就算如此,張太醫和吳太醫也還是不敢將這個假丸子拿到同為大脈方圣手的任太醫那邊去,驗丸子那天,上官鸞找了借口,將任太醫叫去了晗春殿。
丸子就是張太醫和吳太醫主持驗的,其他太醫旁觀佐證。
自己造假自己驗,那還有什么問題
別的太醫就瞧見那“仙丹”的長相是真神奇,聞起來清香縷縷,也是高級得不得了。
丸子切開驗過了,而且尚食局那邊還特意給太醫院送了個嘗藥內監,連續三日當著太醫們的面服用“仙丹”,三日后由最擅毒理的太醫診脈。
這餿主意當然是蕭景珩出的,給所謂嘗藥內監的藥丸子肯定不是蜜蠟制成的,而是品質極佳的補藥,見效很快的那種,三日之后,這嘗藥內監的狀態簡直不能更好。
再加上太醫院內部“奸細”張太醫和吳太醫的鋪墊,這一切都被記錄在案。太醫們常在宮中混,一個個油滑得很,對于丹藥的記錄顯得極為客觀,不知成分,只能確定無毒,嘗藥內監前后脈案變化也記錄在案,但針對于仙丹的任何結論當然是沒有的。
誰敢說一句仙丹靈驗當然沒人敢回頭萬一出事背鍋咋辦只呈上結論,該如何讓皇上和太后自己決定。
眼下這份看似公平的“驗毒結論”,配合著尚食局公事公辦的驗藥手續記錄,一起交到了陳皇后手中。
不管陳皇后是怎么想,反正尚食局上上下下都會被這兩份記錄摘得干干凈凈,陳皇后就是想借題發揮將尚食局拖下水都沒機會。
當然了,尚食局這頭也只是未雨綢繆,畢竟人人都知道,皇后娘娘主要針對的,還是皇上一意孤行要建三清觀和丹宮的事。
“皇后可看清楚了”皇太后等不及皇上開口,就冷笑地質問“哀家服用丹藥已有半年,你現在突然冒出來孝順,不覺得有些晚若是真有人借仙長丹藥來害哀家,半年之期早可成事,還用得著你現在冒出來馬后炮”
這個借口不能再用,陳皇后也不氣餒,她轉而痛陳那個騙子蠱惑君上,干預朝政,意圖動搖大周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