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天真的其實還是老老實實的技術宅張太醫。因為這壓根就不是個太子妃和太子合伙算計自己親爹的倫理悲劇,而是太子小夫妻倆,合伙算計利用兩邊親爹的驚悚故事。
武定侯是那個明面上挨算計的,老皇上是那個暗中被算計的。
張太醫以為老皇帝只是吃點無害的藥丸子而已,殊不知就是這顆藥丸子,成為了壓垮皇帝和陳皇后脆弱夫妻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一對夫妻已經走上了絕路,相互都沒想給對方留余地。皇上想要讓陳皇后徹底“瘋了”,而東宮小夫妻懷疑,被逼上梁山的陳皇后,已經在計劃殺夫。
刺激
根據上官靜和蕭景珩的分析討論結果,陳皇后想要對皇上下手,難度不低,若是她能下決心現在就動手,或許還能占個出其不意的便宜,但陳皇后太小心縝密了,絕不可貿然動手,她必然會提前謀劃安排。
但就如蕭景珩之前所言,縝密小心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有用的。
上官靜其實也是這樣覺得。
穿越之前看電視劇和,無論是權謀劇還是宮斗劇,里面的人物一個個顯得聰明極了,算無遺策,各種謀略計劃安排得環環相扣。
然而等她當上太子妃,開始成為那個權力斗爭中的一員之后,上官靜才發現,原來電視劇和都是胡扯。
那些所謂縝密環環相扣的計劃,唯一的功效大概就是凸顯主角智商。畢竟現實斗爭中,沒誰會使用如此復雜的計謀。
因為身在其中的大佬們人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事環節越多,越容易出漏子。
上官靜總結過她太子妃的職業經歷,認為謀而后動不是不可以,但大部分時候,都用不著那么復雜,瞅準目標直接動手往往會更簡單且有效,根本就用不著那么多陰謀詭計,硬邦邦的直球就很好。
至于權謀的這個“謀”字,在現實中其實也沒那么復雜,那些曲里拐彎環環相扣的計策往往不如讓人無法反抗的陽謀好使。
把握好周邊環境形勢和人心,謀略往往并不那么重要。
事實上,上官靜的“丹藥計劃”在現實中已經算是環節非常多的復雜操作了,若是環節再多些,恐怕只能適得其反。
道理到陳皇后身上也一樣,她想要縝密不出差錯,但越縝密,計劃越復雜,卻越容易出差錯。
因此上官靜和蕭景珩從一開始就清楚,陳皇后和皇上的這一局,陳皇后其實從一開始就輸了。輸在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這三十年后宮經歷上。
三十年在后宮的苦心孤詣,小心籌謀,早已將陳皇后打磨成了一個謹慎的陰謀家,她將“莽撞行事”當做需要拋棄和改正的缺點,殊不知眼下謹慎也已經成了她最大的缺點。
若是莽撞行動,說不準她還有一份勝算呢然而現在她已經輸了。
但上官靜和蕭景珩不想讓陳皇后察覺這一點,他們還希望陳皇后能再繼續掙扎一陣子呢因此這心腸黑透了的小兩口,又開始搞事情,轉移皇上和朝臣們的注意力,給陳皇后猥瑣發育的空間。
這回的倒霉工具人就是武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