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沐云話一出口,王尚書就一愣。兩個多月過去,清州的案子大部分都結了,眼下刑部的重點已經不在這邊,前些日子他還在奇怪,復核判決奏疏早就遞上去了,皇上那邊遲遲不批復發還,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這些日子皇上三天兩頭不上朝,他還以為沒顧得上呢萬萬沒想到,上官侍郎這邊竟然還在提審人犯。
提審也就罷了,竟然還瞞著他這個刑部尚書。
“尚書大人,抱歉。”蕭景珩趕緊抬頭,親自向王尚書道歉“重新提審吳家,是本宮下的命令,原本不是有意欺瞞大人,只是此事事關重大,上官侍郎恐怕轉達不清,本宮一直想著,有機會當面與尚書大人說清。”
太子把手伸到他的地盤,還沒跟他說,王尚書腰桿一挺,立刻點點頭,態度頗為強硬地答道“殿下請講,下官今日有空得很。”
頗有幾分看你怎么解釋的架勢。
這態度一看就是故意的。
王尚書主動試探是好事,蕭景珩與上官靜對視一眼,交換了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王尚書的態度不客氣,蕭景珩就更不客氣了,他三言兩語,就將上官沐云在辦的天價胭脂案說了個清清楚楚。
清州要案,皇上明旨三堂會審,所有在押人犯押解進京之后,都重新過了堂,所以在清州封存的案件卷宗都由三法司重新審核,王尚書當然對情況熟悉的很。
但是其中并未有任何關于天價胭脂案的案卷記錄。至少王尚書本人沒見過,他也確定三法司衙門都沒見過,否則就算他不知道,大理寺那邊也不會漏過這么大的案子,總得提一句。
雖然王尚書清楚地知道,上官沐云敢瞞下這么大的案子,肯定不是他本人的意思,但這也架不住他生氣。
太子瞞著他啥意思是覺得他不可信,還是覺得他會徇私不能秉公辦理,亦或是覺得他老王會與天價胭脂案有牽涉
無論哪一條理由,王尚書都覺得不可接受。他做刑官這么多年了,一直堂堂正正問心無愧,太子在別的方面質疑他他可以接受,但質疑他作為一個老刑官的業務能力和職業操守,老王接受不了。
“荒唐”王尚書當時就想拍桌子,鑒于太子和太子妃在,還有一群年輕官員瞪眼看著,最終還是沒好意思。
蕭景珩和上官靜當然知道王尚書為什么不高興。因此上官靜立刻朝陳齊禹努了努嘴。
陳齊禹立刻迎風頂上“尚書大人,殿下和娘娘不是不信任大人您。只是天價胭脂一案畢竟牽涉后宮,因此殿下和娘娘才不得不小心行事。不瞞大人,天價胭脂一案詳情,下官也是近期才得知。”
陳齊禹這話似乎啥都沒解釋清楚,但王尚書可聽得明明白白。
這里頭只傳達了一項重要消息陳皇后有可能牽涉其中,因此陳齊禹不知詳情,他這個刑部堂官也被瞞著。
他老王的確是個秉公執法的好刑官,但誰讓他身上貼了個陳黨的標簽呢
------題外話------
這里是受質疑的老王的分割線
老王覺得很憤怒,老子明明是個秉公執法的好人
靜靜是是是,可惜你站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