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的這是出了什么事”三人一起望著獨自坐在崇政殿的上官靜。太子起得早一點不稀奇,太子妃起那么早,那必然是有大事發生,讓人怪緊張的。
“沒什么大事。”上官靜倒是一臉如常“只是,我今兒打算收拾陳皇后了,有些事要同步辦。”
“陳皇后”何凌珺頓時一愣“那些東西,你們交給皇上了皇上已經同意動她了”
“這個嘛”上官靜一臉無所謂地聳了聳肩“我沒問過皇上。不過我有把握,皇上不太會反對。當然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早朝前,我需要有人往國子監和翰林院跑一趟。關于蘇大學士科舉舞弊的流言,我要今日就在京中全面發酵,尤其是在太學生和翰林學士之間,務必要形成聲勢浩大的輿論影響。”
何凌珺覺得有些糊涂,太子妃打算對陳皇后下手,但怎么先沖著蘇大學士來呢
不過反正蘇大學士也是要收拾的,早點晚點都差不多,就這樣吧。
幾個人商議了一陣子,最后還是將這件事派給了急匆匆從宮外趕來的東宮詹事王守哲。
王守哲立刻去聯絡了東宮安插在太學的親黨,又在上朝之前,親自去了一趟翰林院。
東宮想要在太學生和翰林學士中輿論造勢還是很容易的,畢竟東宮親黨以寒門官員為主,而許多寒門官員入朝之后,往往得不到太好的機會,會在翰林院這種地方蹉跎很久。
在這種地方混得久了也不是沒好處,起碼臉熟的同僚多呀
王守哲本人就在翰林院蹉跎了十幾年,而其余幾個目前被重用的東宮親黨,就有做過多年學官的。一群寒門官員齊齊出動,傳點似是而非的流言那還不是容易得要命。
因此這一日早朝,蘇平上朝時已經覺得,許多官員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大對勁了。
陳丞相當然也聽到了外頭流言如沸,他雖然不知道怎么突然之間就開始輿論發酵,但這剛好是丞相一脈計劃做的事,眼下有人幫了忙,他省事了。
陳丞相一脈的官員自然也清楚,該如何抓住機會,因此蘇家人來上朝時,甚至已經有官員在啟元殿門口公開議論此事,并且并未特意避諱蘇家人。
蘇家人自然怒不可遏,然而令人尷尬的是,這些背地里的閑言碎語,他們就算當面反駁分辨,旁人也能輕飄飄的說一句都是坊間傳聞,我們自然是不相信的。
輕易就能推卸了責任。
可問題是,不信您還幫忙傳流言
因此上朝之前,蘇平一家子已經打算好了,將這件事往陰謀論的方向去扯,就說有人居心不良,有意破壞當朝大學士的名聲,以此為借口,要求皇上介入,硬壓流言。
------題外話------
這里是東宮輿論戰的分割線
靜靜決定一把將蘇大學士科舉舞弊這個話題炒熱,因此安排了一堆人帶節奏。
帶節奏這事兒,現代人熟悉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