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就是一年后最長可以有四個續約年,每年分成單獨談判。
當然了,這只是K(合約)的大體框架,細節到歌手的表現條款的細則,發行公司的如何才算有建樹地推廣,都要專人詳細商討的,白奎因可以委托給CAA,他們的專業就是這個,掙的也是這份錢。
不過歌手約卻是白奎因最不能接受的,就像摩圖拉所說,他的歌唱和演奏水平普通,靠著記憶碎片才能拿出優質的歌曲。
但是歌手約的前提是白奎因在合約期內創作的所有歌曲的版權都是控制在唱片公司手上的。
眾所周知,版稅的分成大頭在制作發行方,創作者能拿到的比例反倒是最小的,公司對版權進行交易,歌手也無權干涉。
按照1976年的《版權法》,35年后白奎因才能拿回那些歌曲的版權。
這種條款對于歌手來說肯定是不公平的,發行公司憑借自己的渠道壟斷優勢,使得歌手不得不接受他們的霸道條款。
如果白奎因以大機器唱片這個廠牌和“六大”合作的話,他是拿不到制作專輯的預付款的,也就是說整張專輯的制作費用和大機器唱片的運營費用都需要他自己負責,“六大”什么都不干卻白拿大機器唱片30%的股份。
這就是投名狀,不交出股份,就別想使用“六大”的發行渠道,依然是霸王條款。
但由于制作的唱片公司是白奎因自己的,歌曲的版權至少還有一大半在自己手上。
不少成名的歌手都愿意以這形式和“六大”唱片公司合作,累是累一點,收益卻高不少。
摩圖拉拿起刀叉,一邊緩慢切著盤中的牛排,一邊說道:“鑒于你需要同時兼顧表演事業和歌唱事業,我認為簽下你的唱片廠牌這種合作模式,對我們雙方都不合適。
我們來看看,那些演員們來做音樂都是什么狀況:
玩搖滾的,基努里維斯有他的天狼星樂隊,杰克·布萊克有頑強D樂隊,約翰尼·德普、基弗·薩瑟蘭、羅素·克勞和杰瑞德·萊托都有自己的搖滾樂隊。
休·杰克曼和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經常會去參演音樂劇。
布魯斯·威利斯和休·勞瑞是搞藍調音樂的,兩人都發過專輯。
演肖申克的救贖的蒂姆·羅賓斯主業是唱鄉村的,唱歌巡演的時間比拍戲的時間多。和你一樣演動作片的史蒂文·西格爾也是做鄉村音樂的。
但是他們中間任何一個人,都沒能在歌唱鄰域取得真正的成功,一個廠牌如果長期沒有成績的話,發行公司會選擇和你終止合作的。
如果你是把演戲作為重點,唱歌僅僅是愛好的話,在這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并不會比他們強多少……”
話說到這里,白奎因依然沒有表示,明顯對歌手約興趣不大。
摩圖拉看了看華特,正在對付食物的華特,知趣地找了個借口離開,給兩人騰出了空間。
“我知道大衛格芬給你的報價,另外Jive唱片的報價我也知道,索尼在RCA是有股份的。”摩圖拉拋出了殺手锏。
Jive唱片的母公司RCA唱片雖然是BMG控股,但當年GE在出售的RCA給BMG之前也把一部分股份賣給了索尼音樂,造成了復雜的股權糾葛,因此RCA的很多操作對摩圖拉就不再是秘密了。
這倒讓白奎因感到詫異了,既然知道競爭者的報價,摩圖拉又為何堅持非要簽歌手約,而不是廠牌發行合作呢?
摩圖拉自然是有他的理由的,只是不能告訴白奎因。
通過安東尼·佩利卡諾的調查,摩圖拉知曉了白奎因的背景:新澤西黑手黨卡瓦坎蒂家族重要頭目的血親,極有可能是秘密成員,和表兄弟一起經營的電影制作公司有紐約黑手黨甘比諾家族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