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不同的人面前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前一天白奎因還在請哈維幫忙搞定試鏡,第二天卻變成他在試鏡別人。
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篩選,《美國精神病人》的幾個主要角色也進入了最后一輪試鏡。
韋德馬克映像特意租借了一個華納的攝影棚,簡單搭建了一些場景用于試鏡,可見克里斯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
白奎因翻看了一下資料,進入最后一輪試鏡的男主角人選有三個人,之前全都沒有見過。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來自英國的伊萬·麥格雷戈,曾經主演過《猜火車》,他扮演的毒蟲形象非常傳神,喬·德雷克和克里斯一致認為他能夠演好精神分裂的男主角。
第二候選人是托比·馬奎爾,童星出身,顏值和演技都不錯,曾經陷入酗酒的麻煩中,但奧利弗·斯通導演認為正是那段經歷可以讓托比·馬奎爾能把帕特里克·貝特曼(電影男主)演繹到位。
最不被看好的第三候選人恰恰是白奎因的關系戶,來自哈維推薦的本·阿弗萊克。此人個子挺高,和白奎因相差不多,大學學得是導演,但個人興趣在表演,除了童年和高中畢業后的客串演出經歷外,只在幾個沒什么名氣的小成本文藝片中擔任過重要角色。
最關鍵是本·阿弗萊克的表情不夠豐富,大家普遍認為不適合,只是因為白奎因的推薦,才一直讓他留到最后一輪,讓白奎因親眼見見差距,淘汰了也無話可說。
試鏡的流程是選定劇本中的兩個段落,由選角導演幫著搭戲,在鏡頭面前表演。
讓白奎因糾結的是,三個人全都激活了記憶碎片!
伊萬·麥克雷戈激活的是年輕版的星球大戰著名角色歐比旺。
托比·馬奎爾激活的是蜘蛛俠。
而本·阿弗萊克則是蝙蝠俠!
歐比旺,蜘蛛俠,蝙蝠俠,真的很難選擇啊!
白奎因想得頭痛,找了個借口出去透透氣,順便整理下思緒。
剛轉出廁所,便見到試鏡后本該離去的本·阿弗萊克正和另一個青年蹲在墻角聊天。
白奎因好奇心作祟,便向兩人走去,準備問問本·阿弗萊克和哈維到底是什么關系,能獲得他的推薦。
當他靠近時看到另一人的臉,幾個角色形象接連冒了出來,有的風光、有的落魄、有學生、有軍人、也有宇航員。
此人年紀輕輕,最多比白奎因大三兩歲,同齡人中只有小李子能激活這么多角色。
這是個寶藏啊!
兩人也發現了想他們走來的白奎因,本·阿弗萊克率先迎上來,之前試鏡的時候他就和白奎因交流過,此時顯得頗為熱絡,“QB,真沒想到能在這碰到你,我們是特意留下來想找克里斯托弗·莫里亞蒂先生談點事情的,對了,這是我的伙伴,馬特·達蒙。”
馬特·達蒙……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