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宮內,大明朝新一任皇帝朱祁鈺正在殿內批閱奏折,據邊軍來報,瓦剌部果然再次南下,只不過踟躕于居庸關外不敢向前,這倒是個明智之舉,也算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畢竟沒有幾個人真正愿意打仗。
朱祁鈺現在每天仍舊有很多事情要忙,可他不再像剛登基時那般反感,甚至他發覺自己似乎漸漸喜歡上了這種感覺:一筆下去,是一個人的生死,又一筆下去,是一個人的命運。
所有事情都要由自己來決斷,更為重要的是,朱祁鈺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被尊重感,這絕不是自己作為一個小小的郕王能夠體會到的。
還記得自己擔任監國期間,沒有人會注意自己的想法和存在,現在回想起來,可真是惱人呢!
不過朱祁鈺并不打算計較這些事情,只要現在他們足夠尊重自己,這就足夠了,不是嗎?當然,還要尊重自己的母親,那個在宮外隱忍多年的女人。
皇帝的權力豈是一個小小的閑散王爺所能比較的?現在想想,當初那個執拗著不肯繼位的自己,還真是有幾分可愛呢!
可司禮監掌印太監金英看著在御桌前奮筆疾書的朱祁鈺,心中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因為自從新君繼位以來,自己的權力就被徹底架空了。
想當初王振活著的時候,在人前是多么的風光啊!怎么到了自己這兒,就不行了呢?
現在皇上什么事兒都愛找那幫大臣商量,他們拍板決定好了,就沒自己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什么事兒了!自己就是一個蓋戳的物件兒!
得,說曹操,曹操到,于謙那幫大臣又來了,自己還是趕緊躲躲吧!要是沒有孫太后在背地里撐腰,自己就更連個屁都不是了!
于謙等人也沒有理會悄悄離開的金英,只是上前向朱祁鈺行了個禮,而朱祁鈺見狀,則連忙起身相迎,畢竟眼前的兵部尚書于謙、內閣首輔陳循、左都御史王文三位大臣都一力支持自己,自己也少不了他們的幫扶。
“陛下,如今京師周邊的城墻已經全部加固了,城墻內側土筑的地方也全部用磚石再砌了一遍。”
“城門業已重新修整,城墻堞口增設了門扉一萬一千余扇,還綁了沙欄木約五千一百余丈……”
“好!好!”聽到于謙等人的這番奏報,朱祁鈺不由得連連點頭,“這乃京城全體軍民之功,陳尚書,你們戶部一定要好好記上一筆!”
“是,陛下。”陳循屈身行了個禮,“陛下,通縣的軍糧已經全部運送到了京城,而且給進京勤王的官兵全都預支了半年的薪俸,戶部現在已經沒剩下多少銀子了。”
“沒事兒,有困難就說,朕到時候從內庫給你們支!”
“陛下圣明!”
“哈哈哈……如今軍備齊整,防守嚴密,瓦剌若是敢率軍來攻……”
“陛下,急報!”朱祁鈺話還沒有說完,錦衣衛指揮使盧忠便親自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陛下,邊軍來報,瓦剌太師也先率四萬大軍由間道而入,攻破紫荊關,直奔京城而來,都指揮韓青、右副都御史孫祥都已經戰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