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即便如此,符合條件的地方也不少,要在大半張地圖上找到城隍廟的位置還是有些難度的。
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找到的。
而這一找,又是花費了兩天的時間!
這兩天基本蘇白每天都會來朱院長家中坐一會兒,順便他自己平時夜里巡邏的時候也在四處找尋著可能的蹤跡,將一個個可疑的點給排除掉。
終于在最后一天的時候,他得到了好消息。
接到電話的蘇白中午急急忙忙地趕來,剛走進書房,朱院長笑了笑,將手邊的一本筆記遞給他。
“你運氣不錯,我忽然想起曾在一本在某處遺跡里找到的古書上看到過一些相關的信息,腦子里也還記得一些,就向幾個老朋友問了一下,的確在他們那邊的收藏里面找到了。”
蘇白跟在其身邊看了一下,發現書里刊印著的竟然是一張舊時代的報紙的照片!
上面寫的是“寧河晚報”……
時間是在2033年8月29日。
很難想象這種紙質的報紙竟然能在遺跡里面封存千年,甚至還保持著如此完好的狀態。
不過他旋即想到了之前木偶娃娃的遺跡里面,用鬼怪的力量的確可以做到保存得相對比較完好。
也不知道這張報紙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神秘經歷……
而朱院長還在繼續地說著:“這圖片上面的文字都是舊時代的古文,很難分辨,不過經過這些年下來的破解解讀,應該是與那城隍廟有關系……”
新時代對舊時代的文化解讀依舊十分有限。
蘇白立刻道:“朱院長,我是專門做文字研究這方面的,對古文有些了解,不知可否讓我來看看?”
朱院長并未吝惜,爽快地遞給了他。
蘇白簡單地掃了一眼,很快就基本認出了上面所有的中文字。
即便有些地方經歷了毀損但也無傷大雅。
新聞大致的內容就是慶賀寧河市的第一座城隍廟建造完工,正式落座于正寧路129號,有諸多領導和企業家紛紛去剪彩慶賀。
從這放在第一版面又長篇累牘地介紹就看得出來十分正式隆重。
新聞里還不忘吹捧了一下寧河市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說有望成為旅游勝地著名景點什么的,這些蘇白沒什么興趣了。
他所看重的是最下面一張有城隍廟完整樣貌的照片。
即便只是一張黑白照片,也能看得出非常恢弘氣派,匾額上三個大字“城隍廟”仿佛時隔千年也在熠熠生輝,奪人眼球。
幾乎可以想象得到當時那般盛況。
但終究已經是千年之前了。
蘇白將書還給朱院長:“上面寫了地址應該是在正寧路的這個位置,您知道這個地點嗎?”
這些路牌早已經一同消失,不好尋找。
朱院長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頗為欣賞地笑道:“還真是后生可畏啊,老張說你天賦出眾果然是有道理的,竟然能不靠工具就能直接認出這些字。”
隨后他皺了皺眉,低頭看著那張大地圖。
“這個正寧路的位置我之前也曾考據過,大概應該是這一條線下來……”
他拿出紅筆,沿著那張地圖西北位置彎彎曲曲劃了一道線。
“而具體門牌號的話我還需要一點工具,你稍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