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類而言,理性是神話般的奇跡;對于世界來說,理性僅為不應有的失常。
極其概念化的描述,還有大片大片的朦朧語句,讓讀者很難理解其中的邏輯。
但關理很輕易就看懂了。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系統之前想說的是什么。
這個項目……很克蘇魯。
它的格式和用語都是SCP化的,只有核心設定跟克蘇魯極度相似。
相似的冰冷宇宙,相似的灰暗歷史,唯一不同的是兩者的敘述基調。
那也是克蘇魯與SCP最大的不同。
——前者是“雖然人類一直在掙扎,但并沒有什么卵用。”
——后者是“雖然并沒有什么卵用,但人類一直在掙扎。”
僅僅調換了語序,情感色彩卻全然相反。
這篇“理性之潮”也是如此,它就是個建立在類克系設定上的反克蘇魯作品,特別黃金主義。
還真應了關理之前對文深忽悠的那些東西。
這該說是無獨有偶還是命運使然?
別人都是從克蘇魯寫出新怪談,就它從新怪談走向了克蘇魯。
還是在“克蘇魯正統作品”即將出現的當下。
“時因……”不論如何,關理記住了這個作者的名字,“我記得主系列里有一篇檔案的名字也叫‘時因’?”
系統調取資料并總結道:“是的,SCP-3200-時因,一片直徑三億光年且在逐年擴張的時空不穩定區域。”
“中文名,看來是國內的作者。”退出檔案界面后,關理還注意到這一點。
雖然整個網站都配備了即時翻譯機制,不過至少在用戶名上面,他們得以保留原本的語言。
一個以中文寫就的名字,代表其背后也大概率是個國人。
當然,這并不會影響什么。
所以關理只稍稍關注了一瞬,便將其拋之腦后,開始翻看TW系列其它文檔。
用他第五系列的眼光來看,新的的基金會作者受主站第一系列影響最深,大部分檔案都帶有鮮明的“早期基金會”風格。
即結構簡單,格式嚴整,主要靠異常設定的創意取勝。
也有一部分學習隔壁的CN系列,在超文本手法上玩出了花樣。
整體質量依舊參差不齊,堪堪及格的很多,較為出彩的也不少。
關理順著編號一路看下去,生生看出了手游抽卡的快感:打開檔案之前,誰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篇神作。
這倒是跟翻基金會主系列時的感受沒啥區別。
關理對系統的審核工作表示非常滿意,還真心實意地夸獎了一番,然后就打算過河拆橋,“時間也差不多了,現在的SCP社群應該能做到自我篩選。”
“那么開放編輯權限?”系統在后臺做好了生成公告的準備。
“開放,和評分機制一起上線。”關理下令道,“還有TW系列的設定中心……也順便開了吧,給他們加點兒寫作動力。”
系統:“公告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