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工作服和防水的鞋子。
之前連著下了幾天雨,北部工地地勢較低,幾乎泡在了水坑里。
沒有抽水機,為了將水排出去,工人們只能拎著鐵桶下地。
一般的草鞋、木鞋還有樹皮扎成的鞋子根本不防水,塑膠做的防水鞋數量又有限,不少人的腳都泡爛了。
還有醫用紗布和酒精,對于經常會出現磕碰的工地更是必需品。
沒有消毒和包扎的醫療用品,即使一點小傷也有可能發炎化膿,變成嚴重的問題。
糧食就更不用說了,那東西在廢土上任何時候都很寶貴。
別的東西短缺還能忍一忍,但餓著肚子就沒法干活兒。
黎明城有3萬人,251噸的糧食搭配上避難所居民弄到的獵物和魚獲,足夠兩個星期的開銷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咽了口唾沫道。
”這是撿到了戰前儲備嗎“
在當上援建隊的隊長之前,他曾是瓦努斯手下的十夫長,跟隨軍團南征北戰數年。印象中,如此豐富的物資儲備,即使在一些富裕的幸存者聚居地也很難見到。
新聯盟或許能拿得出這些物資,但絕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湊出來。
看著一臉呆相的魯迪,列車長笑著說。
“什么撿的,這些東西都是從巨石城買的對了,替我和庫房那邊的人說一下,三天后還會有一批物資送到,讓他們最好把倉庫擴建一下,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回過神來的魯迪立刻點頭,嚴肅道。
“我這就去和他們交代“
隨著物資入庫。
關于這批貨物的消息,也在幸存者們之間傳開了。
午飯時間。
援建隊的幾個工頭和工人們蹲在一起,一邊端著碗吃飯,一邊七嘴八舌地交流著從其他人那兒聽來的八卦。
“我聽說了是從巨石城進口的物資”
“不只是生活物資,還有發電機和配電裝置大概是架電網用的”
“這得花不少籌碼吧”
“那是肯定的少說也得花個十幾萬。“
“十幾萬幾十萬還差不多“
聽到這些物資居然要花這么多錢,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感慨的表情,以至于一瞬間的失神。
尤其是那些打小生活在清泉市的幸存者。
流民們對籌碼的購買力沒什么概念,但他們是清楚,那些籌碼能換到多少好東西的。
別說幾十萬籌碼,三位數的籌碼對他們來說遍是一筆天文數字,上了位數那就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財富了。
在他們的認知中,也只有貝特街的前鎮長和布朗農莊的老布朗,才能拿得出那么多籌碼。
不過那些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們,可不會把籌碼花在其他人身上。
他們恨不得把每一枚籌碼都牢牢攥在手心里,別說花在別人身上,甚至不舍得給自己多花。
對于他們而言,這輩子最大的抱負,便是攢下足夠的籌碼搬進巨壁,削尖的腦袋往那兒的上流社會擠,在奢靡與富足中度過晚年。
實在不濟,外城邊上買幾棟樓當個寓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愿意拿出自己的籌碼,并毫不吝嗇地花在他們這些普通人身上,他們思來想去,也只有那位仁慈的管理者大人了
另一邊,西洲市東區,廢棄的街道上。
一群幸存者正有條不紊地將行李從坍塌的地鐵站中搬出,堆放在距離地鐵站不遠的空地。
在距離稍遠一點的空地上,佇立著三十多座集裝箱房屋,和數十座從地下隧道中搬出來的營房。
援建隊負責的工地不只是黎明城,同樣包括位于西洲市東區的101號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