謚號,在大明朝可不陌生。比如說朱允煐的岳父徐達就是武寧,這基本上也確定了大明朝的武將最高的謚號就是武寧了。而朱允煐的外祖父常遇春的謚號則是忠武,大名鼎鼎的岳飛在南宋時就被追謚忠武。李文忠謚號武靖,沐英謚號昭靖。
武將的謚號,實際上現在看似沒有具體的嚴格限制,但是墨守成規的一些東西也可以看出來了。
和此前的朝代不同,尤其是現階段,沒有嚴格要求武將謚號第一個字必須是武。
只是大家也都明白,常遇春和沐英的情況特殊,所以基本上也就是稍微特殊一點。而其他的武將,基本上也都是謚號第一個字為武,肯定也不可能超過徐達了。
而文臣這邊,謚號的規矩還沒有完全定下來。
大名鼎鼎的李善長死后沒有謚號,大朱的老師宋濂也沒有謚號。劉伯溫,依然沒有謚號。
這也再次證明了大明朝開國之初有著的武貴文輕,武將們一個個的謚號該有的都有。而文臣的話,現在的楊靖幾乎要成為第一個被官方認定的重臣予以謚號。
這一下也使得不少文臣激動起來了,要說他們對于地位不滿,這是早就有的事情了。
開國之初,武勛們沒少在他們面前耀武揚威。那些驕兵悍將們,也沒少排擠、打壓這些文臣。可是沒辦法,太上皇本身對文臣就不是特別喜歡,文輕武貴的現象一時無法扭轉。
一瞬間也有不少的文臣激動的要流淚,他們覺得是真的冤枉了當今天子。
當今天子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很多人聽說過他早慧,地位尊崇等等。但是在那個時候,也都聽說了皇太孫不親近儒家、喜歡武事等等,甚至有著一些離經叛道的言論、行為。
可是現在再看看呢,明朝官員的俸祿提升,先不說是當今天子已經再次提上日程。在前些年的洪武朝時,很多人也都知道當時的皇太孫也沒少為了提升文武俸祿和洪武皇帝爭論。
除此之外,六部尚書被升為一品,文官集團的地位得以上升。現如今,也要開始給文臣謚號了。
要是,要是當初英示皇帝沒有削了衍圣公的待遇,要是英示皇帝能夠多多親近、重視儒家,說不定現在士林里就要傳頌英示皇帝的英名了,這簡直就是最儒家的圣君啊
有趣的戲碼在這個時候也開始上演了,給楊靖謚號,這看起來也不只是對楊靖的蓋棺定論。這些,實際上也是文臣集團的地位提升的一個證明。
所以一定要給出上謚,更何況皇帝也是承認了楊靖的一些功勞,這也就名正言順了。
這一下朱允煐覺得自己好像是沒有什么事情了,關于楊靖的謚號的爭論,這個時候也越發激烈了。或者可以說在朱允煐確定給楊靖謚號的謚號,文官們集體跟打了雞血一般了。
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這是他們進一步提升地位的表現。
如果能夠通過給楊靖謚號這件事情確定大明朝文官系統的謚號制度,在很多文臣看來這不只是關系著自身的利益,這說不定也是他們青史留名的一個好機會。
文臣們在這個時候看起來很激動,這大概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他們被壓制的太久了,任何一個看起來能夠提升他們地位的機會,都足以讓他們心潮澎湃。
至于這到底是朱允煐打算再次拔高文官集團的地位,或者是只是想著制衡,或者是其他心思,大概也就是朱允煐自己心里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