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倒茶什么的,很多小孩子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現如今面對不斷的夸獎,小小朱就顯得比較得意和開心了。
小孩子本來就喜歡被夸獎,再者就是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被關心和贊美,小小朱可不知道什么叫做不好意思。實際上這孩子也是經歷過不少大場面,這孩子坦然的接受著這些夸獎了。
短暫的溫馨后,老朱看向小朱,“你知道咱這一次叫你過來是為啥吧要咱說,你這混小子就是在胡鬧”
“怎么就胡鬧了”朱允煐立刻反駁,對老朱說道,“皇爺爺,咱這個永不加賦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不是不清楚。”
這個所謂的永不加賦,看起來是圣君才會做的事情。這么一來,說不定還真的可以降低百姓的負擔,當然也可能影響朝廷的財政。
只是當稅收轉移到土地,而不是在人頭上,這也就使得朱允煐的永不加賦,實際上就是空話、套話,只是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會覺得這是皇帝的仁慈、圣恩,會覺得圣君也做不到這些
老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指了指朱允煐,“你是里子面子都要了,外頭的那些人對你不還得感恩戴德啊”
聽到老朱這么說,朱允煐笑著說道,“外頭的那些人,還是會對皇爺爺感恩戴德。咱先說好,皇爺爺是開國之君,這名頭皇爺爺也改得。這開天辟地的偉業,再多贊譽都不為過。”
老朱就有些痛心疾首,覺得自家的孫兒有點做了虧本生意了,“你也說了,咱是大明的開國之君。咱都開國之君了,這么個名頭咱要不要也不甚要緊。倒是你,新君即位就有這般仁政,你的民望就要超過咱了”
看到小朱不說話,老朱繼續說道,“你自己說說看,外頭哪敢有人說咱的不好。咱到底是開國皇帝,現在你在龍椅坐著,名聲讓咱得了,外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這個英示皇帝手里沒權,這叫個什么事”
什么永不加賦的,老朱知道這對朝廷的財政沒有多大的影響,主要就是因為一旦攤丁入畝,也就意味著人頭稅改變為土地稅。
這些自然也就意味著這就是讓很多人以為自己得了極大的便宜,尤其是一些見識有限的普通百姓,會覺得大明朝的皇帝對朝廷有著更多的認同和歸屬感。
朱允煐還真的不在意一些事情,說道,“皇爺爺,咱大明朝都是你開創的。現如今永不加賦是你的旨意,后世子孫想要做些什么,那也不成。這些個事情,還是得用你的名頭。”
“用咱的名頭”老朱可不好糊弄,說道,“你這邊要是下旨了,垠兒以后敢翻了以后垠兒的兒子、孫子,就敢翻了要咱說,你就不該想那么多,你的名望也該提一提了。”
別人家的皇帝,那叫千方百計的去提升自己的威望,就是為了更好的成為圣君、明君,想要千古一帝等等。
可是在老朱家,這情況就是稍微的有些不一樣了,相當的不一樣。
比如說老朱為了朱允煐的名望,那也是做了不少的努力。朱允煐繼位之前,誰都知道大明朝的皇太孫就是無可置疑的儲君,是正統的不能再正統的儲君。
而且當時的小朱,手里的權力也大的可怕,就算是造反估計也是有一定的成功率。再者就是為了當時小朱的名聲和威望,老朱可沒少讓小朱去處理政事、在朝堂露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