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已經無力吐槽了,這么些年下來,他早就習慣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說在他的皇爺爺眼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也就是他的皇兄了,他的皇兄就沒有任何做錯事的地方。
“紅倉是皇祖母的遺澤,孫兒自然當盡心竭力。”朱允熥看了看老朱的眼色,說道,“太子仁善心懷子民、想著孤寡,咱是大明的親王,要不然咱拿三千兩白銀”
老朱還沒開口,小小朱就嚷道,“皇爺爺拿了五萬兩白銀,二叔給的太少了成不了事。”
朱允熥就聽不下去了,趕緊說道,“太子,雖說現如今糧價稍微有點變數,只是差不多也是一兩白銀可以換兩石米。尋常人家一年也就是十三石米,這五千兩是不是多了”
老朱咳嗽一聲,說道,“真拿不出來你這些年可沒少在你皇兄那得了賞賜。”
“一萬五千兩吧。”朱允熥哭喪著臉,說道,“皇爺爺,朝廷里每年都有不少撥款給濟養院,憑什么要太子賞賜”
老朱指了指朱允熥,那叫一個恨鐵不成鋼,“算了,咱也懶得說你。你要是有你皇兄一半聰慧,咱也省了不少心。你這糊涂蛋子,也就是讓你皇兄護著就是。”
朱允熥立刻忍不住笑了起來,他不覺得這是什么值得可恥的事情,這反而是他驕傲的事情。
“父皇說了,朝廷是朝廷的,咱是咱的。”小小朱振振有詞,也在幫著他的皇叔授業解惑,雖然這也就是小小朱的一些轉述,“咱要撫育孤寡、老幼,這才有好名聲”
老朱牽著小小朱的手,說道,“咱去你五王爺的府上,你二叔說的數,他肯定能給你湊過去。”
也不需要多停留了,因為老朱覺得這一次來吳王府的任務已經達成了。
這一次過來可不是走親戚的,老朱這一次帶著小小朱出宮,很明顯是有著特殊任務的。
更何況在老朱的計劃當中,顯然也不只是要來看看朱允熥這個孫兒,他還要去看看他的其他子嗣,所以行程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緊張的。
既然現在朱允熥已經答應拿出來一萬五千兩了,老朱就不會耽擱了。還要去下一家呢,他也根本不需要擔心朱允熥答應的數額拿不住來,不存在那樣的事情。
早就習慣了四處打秋風的朱允熥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平常都是他去皇兄那里坑蒙拐騙得到些好處,這也算得上是吳王府雖然稍顯奢華,但是始終不需要擔心入不敷出這般窘迫的原因之一。
只是現在倒好,他需要拿出來一大筆銀錢了,一萬五千里對于吳王府來說雖然不至于傷筋動骨,不過也確實不算什么小的數字了。
老朱的心情不錯,朱允熥拿出來一萬五千兩白銀,這確實不能算得上是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也不能說這筆銀子成不了什么事情。
光是這一筆銀子,差不多也就是可以讓一百戶人家一年過得不錯了。濟養院的老人或者一些孩子,換上新衣裳的同時不說,估計可能也是能夠見到肉腥。
只是在老朱看來,這個數額還不夠,他還需要帶著小小朱繼續前進,還要很多的事情要做呢。
其他的子嗣那里也是要去的,不只是要去,要拿到更多的銀錢。最主要的還是這么大張旗鼓的,就是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一些事情。
這可是不折不扣的善事,尋常的富戶做了,說不定還是可以有著一個好名聲,讓人感恩戴德的。而現在出面的是皇太子,這里面自然也就有著不尋常的意義了。
哪怕現在的小小朱對于物價并不了解,只是在老朱看來也根本不需要小小朱了解這些,小小朱只需要拿出他的善心、有些善行也就足夠了。
至于如何讓小小朱的名聲傳出去,或者是如何通過這樣的一次行動讓朝野上下一片贊譽,你就需要老朱稍微的勞心勞力了。
這就是老朱有些一反常態的擺出儀仗的原因,他不介意一些尋常的百姓圍觀。甚至在圍觀的群眾當中,還有不少人是來自東廠或者是錦衣衛,這些人的任務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皇太子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