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兒孫喜歡武事,老朱一點都不抵觸,他也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他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孫窮兵黷武,要學會量力而行,可不能因為四處討伐導致民怨沸騰、天下動蕩。
朱允煐也跟著說道,“你曾祖說的在理,咱現在是排除十五萬大軍。只是你也該明白,咱大明這些年富足了,打一仗也有底氣。只是年年這般,那就不成了。”
喜歡打仗的小小朱似懂非懂,他確實對于打仗這樣的事情很感興趣。在老朱和小朱的教育下,小小朱對于土地也有超乎尋常的熱情。
只是也需要讓這小子明白一些道理,可不能養出來一個窮兵黷武的皇帝,可不能因為四處征戰導致蒸蒸日上的大明國勢開始衰退。
雖說現在的小小朱未必能夠明白這里面的全部道理,不過現在就要開始給這孩子灌輸一些概念,要明白什么叫做量力而行。
老朱心情不錯,對朱允煐說道,“雖說高麗那邊,咱是看不上,咱大明王師自然是要一戰而勝。只是你做事四平八穩,想的也很周到。帶兵親征你是不夠格,只是坐在后頭調度,那沒事。”
朱允煐也不謙虛,同時也不忘自黑,“孫兒也只能當個皇帝,坐在后頭高屋建瓴就行。咱還不敢給大將軍什么指令,不敢讓咱的將軍們在前頭打仗的時候還要顧著咱的圣旨。”
對于朱允煐的自知之明,老朱也笑著調侃,“是該這么個理,你這相隔萬里的,前頭的事情可傳不過來。你只管大戰前定好目的就成,如何打仗就該讓前頭的將領隨機應變。”
微操什么的,這還是算了吧,朱允煐知道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做,要不然真心容易出亂子。
谷囩
老朱也不再多說軍伍的事情,主要是小朱的這些安排,老朱是心里有數的,也不認為這有什么問題。
甚至老朱還是有著那么一些驕傲的,雖說小朱看起來是沒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但是一個皇帝,未必就非得有著帥才,不一定非得會打仗才行。
坐在京師、手握權柄,只要將這些能征善戰的將帥制住,這也就足夠了,這也是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這幾日垠兒就纏著咱,非得要帶著咱回老家。”老朱有些無奈的樣子,對小朱說道,“咱也知道,這肯定是你攛掇的,就指著咱不在應天,你好沒個拘束。”
朱允煐就不樂意了,說道,“皇爺爺,咱可是你親孫兒是咱攛掇著,讓你跟著垠兒一起回去趟。咱在應天,本來就沒人拘著。回老家看看,給咱曾祖、曾祖母上柱香,比什么都強。”
要說老朱不心動那肯定是假的,老朱一直都是孝順的人,在應天府皇城也一直供奉著祖先的牌位。雖說前幾年回去過一趟,只是老朱也明白現如今能回去的機會,越來越少。
看出老朱為難的樣子,小朱認真說道,“皇爺爺身子骨現在還成,咱覺得應該沒事。真若是有什么事,咱快馬趕過去。皇爺爺放心就是,真若是到了那一刻,孫兒肯定在皇爺爺跟前。”
老朱可以說一下子心里就踏實下來了,他對于回老家祭祖是有些期待的。只是自己身子大不如前,老朱自個也是心里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