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煐很忙,對于朝廷的法制建設、對于大明的法制建設,他是非常重視的,這也是根本不能有半點懈怠的事情。
大明律必須要完善,哪怕有著大誥作為參考,現在看起來也只是需要不斷的去完善以及補充,但是這不代表就可以輕松起來,需要考慮的事情還是非常多的。
說到底這是事關法律的事情,在什么樣的地方偷懶都沒問題,但是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馬虎。要不然的話,那簡直就是在動搖統治的根基。
法律,還是要維護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法律,也應該成為很多人的保護。
在朱允煐的眼里,法律也是道德的最后延續,自然也就意味著他需要對此更加的認真和專注。
朝堂上還是在不斷的爭吵,很多人覺得有著大誥也就足夠了,那到底是洪武皇帝制定、推行的,已經足夠的面面俱到且有權威了,這個時候自然也不好輕舉妄動了,不需要多此一舉。
自然也有人覺得大誥還不夠完善,最主要的還是大誥很多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過于嚴苛了,甚至可以說很多人覺得大明律如果制定出來,就要推翻洪武皇帝時期的一些嚴苛峻法。
對于這些人的心思,朱允煐自然是不認可的。哪怕他需要完善大明律,但是不代表他就要廢除一些嚴苛峻法,給很多人過于寬松的生活、工作環境。
在吵吵鬧鬧的早朝結束后,朱允煐自然是回到武英殿,他可沒辦法閑著,他還要處理很多的奏折,這天底下大大小小的一些事情也都是需要他這個皇帝做出決策。
其實那些文武大臣也沒辦法閑著,他們還要去坐堂,他們自然也都是有著很多的公事要處理。
大明朝的皇帝勤政,自然也就意味著文武百官想要安逸的工作和生活,這也就成為了比較奢侈的一些事情了。
“不想改變法制的人,估計也是怕得罪皇爺爺,或者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穩定比什么都強。”朱允煐自言自語,說道,“那些支持我的人,很多也是有著一些動機不純的。”
想到這些,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咱這個皇帝確實大權在握了,只是很多的事情也沒辦法做到讓朝堂上下只有一個聲音。還是需要繼續斗爭,要去有意識的引導啊。”
作為皇帝,朱允煐現在也確實大權在握了,他不是什么傀儡皇帝。要是真的狠下心來,朱允煐也確實可以做到那么一些獨斷專行的事情。
只不過朱允煐也不想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獨夫,他也不希望滿朝文武都成為應聲蟲,那對于大明的發展也確實沒有太多的好處。
這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需要更多的去學習、更多的去努力,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要去平衡各方的利益。最主要的是要保護好大部分人的利益,以及維護好大明的統治。
讓所有人都滿意這樣的事情,朱允煐自然是不會天真的想象,他也確實明白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他早就沒有那些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