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茹的背影,朱允笑著搖了搖頭,“咱的伴讀,到底是天官了。就算是咱的心腹,也是要想著自己的官帽子,要想著在吏部、在朝堂的威望啊。”
其實茹的心思很清楚,他只是認了個治下不嚴之罪,這看起來也就是有些疏忽了。
可是茹也很清楚,文選司就是吏部四司之一,別看文選司郎中只是正五品,但是絕對位高權重。因為文選司掌理官吏班秩遷除,看似是在平均銓法,可是也算得上是掌握著很多文官的升遷之事。
這個文選司郎中喜歡逛青樓畫舫,不是說被某個花魁給迷得五迷三道了。單純的就是手握大權,所以很多人各種邀請,已經習慣了這些迎來送往、宴請。
最主要的是吃喝都很精致,又有佳人相伴,更有一些官員的捧場,是真的有些飄飄然了,是真的有些迷失了。
既然這個郎中和那么多官員來往,做的一些事情也是有些上不得臺面。那么文選司跑去掌理官吏班秩遷除,如何能夠做到奉公守法,如何能做到真的用心辦理事務
王承恩自然是不敢接話的,他實際上也不是很明白一些事情。在他的印象當中,茹一直都是皇帝的心腹,皇帝也是比較尊重茹的。但是現在看起來,陛下對茹是有著一些不太滿意了。
只是這些事情也輪不到王承恩去操心,他只是皇帝身邊的掌筆太監,他可不想參與到一些朝政當中,那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雖然有點吐槽,但是朱允也可以理解茹的一些想法。不滿意肯定是有的,但是也沒有達到無法接受的地步,那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想著換一個吏部尚書的心思了。
在茹離開后沒多久,練子寧也奉旨入殿了,很明顯這件事情朱允也沒打算只是發落茹那么簡單。
對于練子寧,朱允還是稍微給點體面的。好歹也是朱允的便宜岳父,雖然練子寧從來都不敢以國丈的身份自居,但是很多人對練子寧無比敬重,可不只是因為練子寧的文名或者官聲,也是因為他的身份。
看著練子寧,朱允說道,“大伴,那卷折子,還是讓練愛卿過過目吧。”
練子寧也是心里一緊,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對于單獨面圣這件事情越來越緊張了,總是有一種當初面圣洪武皇帝的錯覺。
大概也是因為現在的英示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可能也是因為英示皇帝英明睿智,這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心思深沉,誰也不知道這一位年輕的皇帝心里到底在想著一些什么,不知道皇帝會有什么樣的態度。
看著奏折,練子寧也是心跳開始加速了,他自然也知道皇帝這一次讓他過來的原因了,說起來就是敲打,就是皇帝對于都察院的不滿。
都察院由前朝御史臺發展而來,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亦是三法司之一。這是監察制度的主要實施者,可以說是地位崇高的。
按照老朱的說法,都察院不僅該是百官表率,職責更是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
其實所謂的言官,不只是這么一些職責而已。但是也可以肯定,他們要做好監督同僚的作用,要隨時做好準備彈劾那些貪贓枉法、風氣不正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