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覺得自己渣,很多人也都是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甚至沒有得到朱允煐寵幸的妃子,也只是覺得自己魅力不夠,以及感慨著皇帝的勤政,皇帝顯然是不會錯的。
老朱晃晃悠悠的來了,雖然他最喜歡的向來都是嫡長,但是看到朱允煐的子女好幾個,也是覺得比較開心的。至于這些孩子們有些緊張,老朱也都是習以為常了。
練瓊瓊和王氏,老朱是連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她們的身份在老朱看來也是可有可無。
“如意倒是乖巧,前幾日你皇兄還夸了你。”看著朱如意,老朱難得的給了些夸獎,“有你父皇寵愛,沒有驕縱,咱開心。咱賜你一支如意,十顆東珠吧。”
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那可是好事,就是如意現在太小了一些。皇爺爺,還是孫兒先替如意拿著,等她長大些再給她”
老朱一瞪眼,罵道,“到底是咱的重孫女,咱賞給她了,她還念叨著咱這個曾祖的好。等到她長大了你再給她,就成了你商她的,咱能落得個什么好”
“就是”小小朱跟著幫腔,說道,“曾祖,爹最是會哄人。咱好些個東西都給爹哄走了,咱要他都不給咱。”
老朱這一趟可不慣著小小朱,說道,“那不成,你和如意又不一樣。伱爹什么舍不得給你這江山社稷都是要給你,黃白之物就不說了。你啊,得體諒你爹,治理江山不容易。你好些東西用不上,他拿去能有大用。”
老朱雖然賞賜朱如意,也就是隨口說說,不會多放在心上。看在朱允煐的面子上,也簡單的考校一下朱文墐。至于朱文墐學到了多少,老朱也懶得管。
很明顯老朱一門心思的就是在小小朱身上,至于其他的重孫到底是什么樣,老朱也可以說是真心懶得去管那些事情。
就在這看起來還算溫馨的環境中,一些侍女、太監開始傳膳。
小小朱忽然得意起來,比朱允煐還要驕傲,“曾祖,咱看宮里人都有冬衣。雖說有些臃腫,只是這棉布就是好。要不是咱爹,底下人拿下這么容易過冬”
老朱一聽,也笑了起來驕傲的說道,“這話在理,你爹一直都是有雄心,和你曾祖母一般心系黎民。你爹在你這般大的時候就想著百姓冬日難熬,又是搗鼓煤球煤爐,又是在北地種棉花、造織機。”
“所以咱爹才是好皇帝”小小朱更加驕傲,得意洋洋的說道,“咱出去的時候也問過好些老人,暴元的時候百姓可沒有這般多的棉布。”
老朱呵呵一笑,說道,“早些年也有人不理解你爹苦心,糧食不夠吃,哪有心思種棉花現在好了,家家戶戶都有棉布、棉被,冬日是好過了不少。尋常的柴炭本就貴,煤球倒是也能幫著好些人。”
朱允煐自得的笑了笑,說道,“垠兒,過幾日領你弟弟妹妹出宮去轉轉,他們一直在深宮大內,也沒多少見識。你領他們出去轉轉,讓他們知道咱大明富貴繁華如何而來。”
小小朱眼前一亮,他的弟弟妹妹出宮的機會確實不多,偶爾也就是去個象房就了不起了,哪像他對應天府的大街小巷幾乎都熟悉了。
至于各處衙門什么的,小小朱也沒少各種參觀。好些人都知道有一個朱老太爺和小朱公子身份無比貴重,最喜歡在應天府游歷。
大明朝的這些皇子皇女,還是需要一些見識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朱允煐還是希望宗室子弟能夠走出皇城出去看看,這不只是為了避免一些宗室子弟過于沒有見識,困守皇城對于這些宗室子弟的成長顯然沒有好處。
何不食肉糜這樣的事情,朱允煐顯然也是需要避免的,這樣的一些問題也是有著足夠的前車之鑒。很多成長在皇城的皇子皇女,也確實容易被一些人糊弄。
該注意的,自然也就是需要注意,朱允煐顯然對此也是有所準備。只是目前來看,顯然也就是小小朱的待遇更好一些,其他的皇子皇女顯然也就只能羨慕了。
老朱的心情不錯,對朱允煐說道,“太子是該領著他的弟弟妹妹出去轉轉,咱心里也踏實。標兒以前在的時候,沒少帶著你那些皇叔們出去轉轉。就是你,也沒少出去長長見識。深入市井,方好知曉民間百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