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淮河實際上現在沒有入海口的,這自然也就造成了不小的隱患,這就造成了淮河現在經常爆發出水災。大量的黃河水涌入淮河,可是這些河水消化不了,這要是不出事故那才有問題。
不只是嚴震直明白這些,老朱和小朱實際上也都明白這個道理,這也是他們擔心的事情。想要治理淮河,自然也就需要考慮這些個大量涌入的黃河水,以及那些本身流量不小的淮河水。
必須要找到一個入海口,這一點非常重要,這絕對不是什么小事,這也是治理淮河、黃河的關鍵,這一點要是做不好,那么耗費再多的人力物力那也是無用功。
老朱這個時候看向嚴震直,說道,“南流該這般治理,只是這大概也是需要耗費些時日,說不得也需要好些年。真的要是這般,咱怕你到時候等不到黃淮都治好。”
嚴震直這個時候坦然說道,“臣若是有幸能夠看到黃河都治好,那自然再好不過。若是看不到也無妨,臣到底是做了這些事情。這些治理黃淮的事情,也是臣做的。”
這不只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這也是問心無愧,是抹不去的功績。
朱允這個時候又問道,“這南流,暫且算是安穩了。那北流呢,北流該如何”
黃河現在可是一分為二的,可以說黃河不斷南北擺動。也因為這些支流此決彼淤,迭為主次,可以說變遷非常混亂,這顯然也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
嚴震直這時候立刻說道,“陛下,臣以為黃河水患,根本在泥沙淤積。臣以為治黃,當先治沙。臣以為當先確立黃河水道,臣有意加固河堤,讓河道重歸黃河故道。”
這么說也沒有什么問題,現在的大明朝需要將黃河水道給固定住,不能任由它任性的四處擺動。要不然的話,黃河水患也真的沒辦法治理了。
朱允想起來了什么,說道,“那這么說來,咱大明該筑千里大堤,斷絕黃河北流”
嚴震直立刻看向朱允,非常認真的說道,“陛下,臣正有此意”
朱允和嚴震直也算是達成了共識,大明朝想要將黃河給控制住,那還真的就要給黃河一些約束,可不能讓黃河繼續肆意鬧騰。斷絕北流,讓黃河重歸古道,這樣自然也就意味著黃河可以穩定一下。
斷絕北流,讓黃河重歸古道,再加上修筑黃河大堤,這看起來也就是這個年代能夠做的事情。
雖然這樣可能耗時費力,實際上也不算是治標治本,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有些時候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做這么一些看似治標不治本的事情了。
不過這樣的工程,雖然看似是笨了一點,不過到底也是比較有用。有些事情也沒辦法做到真正的完美,看起來現在這樣的做法自然也就是最合適不過了。
老朱看著嚴震直,這個時候繼續說道,“斷絕北流,讓黃河復歸古道,這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只是這就算讓黃河復歸古道,這河中的沙子又該如何治理”
黃河當中的泥沙太多,這一點顯然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情。大家也都清楚,黃河水患多半也就是泥沙太多,造成了泥沙越積越多、造成了河道高于地表的現象。
這樣的一條懸河,要是不去治理一番,也會持續不斷的形成決口等等局面。
嚴震直這個時候就沒有太多的想法了,實際上治沙這件事情,也非常的費力。數千年來無數人都是在試圖治理黃河,可是依然也沒有什么辦法。
就算是幾百年后,很多優秀的人才也都是沒有什么辦法,沒辦法做到真正的一勞永逸。
朱允自然也知道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尤其是黃土高原。可是就算他是皇帝,也沒辦法做到改變天氣、改變地表,那都是做不到的事情,那是真正的非人力所為。
就算朱允下令在黃土高原種樹、種草,看似是可以稍微的限制一下水土流失。可是呢,幾百年后也沒辦法改變黃土高原的一些地貌等等,頂多也就算稍微降低一點水土流失。
朱允看著嚴震直,說道,“這些事情,你回去再找人討論。治理黃淮,也該是一開始就做好決策,萬萬不能朝令夕改。斷絕北流,疏浚南流,這點咱是認可了。就是這治沙之法若是做不好,怕是也不能治好水患。”
嚴震直點了點頭,這個時候也只能領命了,雖然現在看似是沒有得到皇帝完全的認可。不過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現在大的方向基本上是確定了,現在只需要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