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上,現在確實大興土木。老朱的陵寢修了二十多年了,但是只要老朱沒有駕崩,那就需要繼續修下去,肯定是不能停工的。當然了,孝陵主體等等基本完工,現在只是拖工期。
而大朱和常氏被追封為帝后了,原本的懿文太子墓和太子妃墓,當然也理所當然的升級為帝陵。只不過他們到底是被追封,陵寢的格局等等基本上也建成。
老朱給朱允選的西陵呢,現在也是在修,這都已經第四年了。但是也沒必要趕工期,按部就班的來就好,朱允還年輕、身體也比較好。
不過就算是這樣這三座還在持續開工建造的帝陵,也算比較浩大的工程了,大家都不敢馬虎。
朱如意這個時候繼續說道,“洪武二十三年,父皇奉旨督建北平府,如今也十一年了。雖說聽聞北平府皇城修建完畢,城池也建好了。不過咱也聽聞,那邊還在修成、修皇宮。”
是啊,距離朱允去北平府修筑皇城,這都已經過去十一年了。
而只要老朱還沒有駕崩,朱允就不可能真正遷都。哪怕現在很多的前期準備已經做好,甚至很多的遷都工作也算在緩緩施行,不過大家也都知道這一切都需要看洪武皇帝的龍體。
其實北平府基本上也是修好了,不過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這樣的工程看似已經進行了十年了。不過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就算是朱允遷都了,北平府和皇城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修皇城、建都城,這都是不折不扣的重大工程,都是不能馬虎的國家大事。
朱如意這個時候繼續說道,“皇兄上次還說了,父皇最重水師,福建、廣州、天津和咱龍江船廠都在造大船,除了好些個船匠,還有很多木頭。都說云貴的木頭運過來,要么去修皇陵,要么建都城,要不就造船了。”
這也沒問題,大明朝現在確實缺木頭,或者說對于木材的需求極大。
不管是修筑皇陵、皇城,這都是需要極其名貴的木材,需求量很大。而造船需要的木材,也需要精挑細選,需要不斷的加工等等,這也是不小的需求。
這算得上大興土木吧,不過朱允也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這樣的一些事情也都是必須要做的。大興土木,uu看書這樣的大興土木還要繼續,甚至可以說需要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看到朱允點頭,得到鼓勵的朱如意繼續說道,“皇兄還說了,父皇在荊湘遷民、開發,好些農具、耕牛都運了過去。那邊百姓多了,也都需要屋舍。”
“那倒是大事,只是咱朝廷只需引導、予以便利。”朱允澹澹說道,“那些都是民生,也算要百姓們自個兒做好,算不得朝廷在大興土木。”
朱如意立刻點頭,雖然她也沒有完全懂,但是也沒有什么關系。
在朱如意看來,只要她父皇說的,那肯定就是對的,不需要懷疑。而她皇兄大部分說的也都是對的,主要也是因為她的皇兄總是誆騙她,所以好些時候朱如意也會懷疑她的皇兄。
大興土木,這才哪到哪,朱允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興土木。
這么說起來的話,大明朝的大型工程可不少,皇城和皇陵基本上都完工了,不需要集中更多的資源。這倒也是好事情,可以抽出來一部分資源去支援黃淮的治理。
朱允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這些事情自然需要消耗極多的資源,只不過朱允也不認為這樣的大興土木就是為了享樂,這是必須要做的一些事情。
對于這樣必須要做的事情,朱允當然會鼎力支持了,他也相信現在的大明朝有國力承擔起來這樣的幾項重大工程的齊頭并進,這不會帶來太多的麻煩。
大明朝國力強盛,這自然也就給了朱允更多的底氣,可以讓他同時推進一些重大工程。
實力強大,就可以這么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