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文恬武嬉,那顯然就不成了,現在的大明朝武勛還沒有腐化墮落,他們的戰斗力和進取心還是可以有一定保障的,這就是事實。
看著傅友德,朱允煐無奈的說道,“潁國公,朕此前也說過,大明如今當修養幾年。這么些年戰事不斷,也該休養生息幾年,要不怕是重蹈漢武窮兵黷武之禍。”
傅友德這個時候就趕緊說道,“起奏陛下,臣等也非請旨出兵。只是如今大明境內承平,好些衛所兵將早就松弛了武備。臣以為當練兵,好好整治一番那些不盡職的將士。”
這也算得上事實吧,別看大明朝這些年一直在打仗,可是境內安寧甚至都沒有什么叛亂。這也就意味著一些衛所,確實有著那么一些松弛了,一些地方出現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也不足為奇了,畢竟不需要備戰。
傅友德的心思看起來也是比較簡單的,既然現在沒辦法帶兵出征,既然現在大明朝沒有打算挑起一些戰事。那就找個理由練兵,這也是可以有的事情,這也可以讓武勛集團重現展現一下他們的實力,讓文官集團見識武勛的厲害。
打仗這樣的事情,也不只是帶兵出征就好,為了打仗而做的前期準備同樣是無比重要的。
而且在這樣的備戰、練兵當中,其實也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封賞,也可以讓一些將士得到好處。
這些也算得上傅友德的一個小心思了,想要強調武勛集團的重要性,辦法也是非常多的。打仗看起來是最直觀的,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辦法。
對于傅友德的一些話,朱允煐自然也知道是有道理的,因為那也就是實際情況。戰備這樣的事情非常重要,不能指望一些沒有足夠訓練的軍隊立刻走上戰場就是戰無不勝。
沒有足夠的訓練,那就很難成為真正的強軍,這一點朱允煐一直都是心里有數。保證大明一些衛所的訓練量,這一點看起來也確實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只是想想看朱允煐也有那么一點無奈,他現在看起來也是被逼上梁山了。
大明朝的武勛集團比較強大,這一點也是母庸置疑的,哪怕此前也經歷了老朱一系列的削弱,但是武勛集團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強勢,此前的一些削弱也談不上傷筋動骨,這是可以肯定的。
再加上這么些年朱允煐的一些培養,也使得武勛保持著更加強勢的狀態。不管是開國功臣當中的一些老將老當益壯,也包括一些武勛人家的家族傳承,甚至一些其他的將校脫穎而出。
這些都讓武勛集團有著足夠的活力,他們對于戰爭也是非常的熱衷和執著,這就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根本,這就是他們封侯拜將的絕好機會。
所以一旦沒有了戰爭,這些人心里就要開始著急了。他們可以不在乎內政,他們只知道如果大軍停下來,武勛的地位就會受到影響,他們的軍功戰績就沒了著落。
這也算得上窮兵黷武吧,這些武勛集團現在也算是推著朱允煐去發動新的戰爭。
就算是現在沒有戰爭,也應該給這些人一些期待,讓他們看到敵人,然后才好興高采烈的為了戰爭而時刻準備著。
這么響起來的話,朱允煐也是無奈了,看起來戰爭機器一旦開啟,或許短時間真的沒辦法停下來。因為大明朝這么些年,也因為戰爭得到了太多的好處,所以很多人已經停不下來了。
在武勛集團看來就是這樣,他們就是為了戰爭而生,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皇帝的良苦用心他們可沒辦法更多的共情,他們只有武勛集團的利益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