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確實比較有意思,這個事情也確確實實是老朱和小朱比較驕傲的,他們確實做的不錯。
“皇爺爺,孫兒想著的是衍圣公就回到兩宋時的待遇就好。”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讀書人的心思是要考慮,只是也不該給衍圣公一脈太高待遇。”
老朱仔細想了想,也算得上是難得的承認自己的一些事情考慮的不全面,“咱現在想想,當時是不該給讀書人太多顏面。咱又不是蒙古韃子,無需拉攏讀書人鬧出來一個高官。”
“本來讀書人就喜歡抱團,再者就是那些讀書人地位太高,以后很有可能以文壓武。”朱允煐剖析著說道,“孔圣人的面子要給,給了正四品就行了。”
一個正四品就行了,沒必要讓衍圣公是所謂的大明文官之首,那個位置衍圣公承擔不起。
老朱對于這件事情也算得上是比較認可的,覺得這么做也確確實實沒有什么問題。孔圣人該祭奠還是要祭奠,讀書人的感受多少也是需要考慮的。
只是在這個時候,也確實沒必要給孔氏一族太夸張的待遇。大明朝的天子,可是真正的漢家血脈,自然不需要像一些少數民族的政權為了拉攏民心、名正言順就刻意的拔高有些家族的地位。
不是說老朱家就不需要考慮拉攏民心,只是單純的不需要特意的將一些家族的勢力提升的太過,這一點算得上是比較特殊的,畢竟老朱的功績不只是建立了大明朝,更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朱允煐和老朱在商量著一些事情,這爺孫兩個對于朝政的事情,也都是心里有數的。不管是誰都能做主,但是他們就是愿意多多的溝通,哪怕有些時候意見相左也沒關系。
“衍圣公的事情,大概也就是這般了。”老朱的心情不錯,對朱允煐說道,“是咱封他衍圣公,咱也該給他奪了爵位。孔氏在曲阜太過跋扈了,你這一次處置的很好。曲阜是大明的曲阜,不該是孔氏的曲阜。”
朱允煐笑了起來,對老朱說道,“孫兒也是這般想的,這一次正好也可以名正言順的選官。以后孔氏族人就算有能耐當官,也別想著要在曲阜為官。”
孔氏族人若是要有出息,他們當官的話,朱允煐自然不會阻撓。只是想要在曲阜這些地方當官,那就不要多想了。大明朝的官員,可沒有那么特殊的,都該遵守規矩。
“皇爺爺,皇叔或者弟弟們,也該多做些事情了。”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以后咱們朱家的子孫也不該不事生產、不能為官。這些時日孫兒想了許久,以后皇莊之事,還有咱大明的海外貿易,皇家子孫也該多參與。”
清貴的身份自然是好,但是也不能只是清貴而已,這些宗室也不能被當豬養。這要是沒有事情做,也就是只能忙著生育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雖然現在宗室的待遇被削了一些,但是大明的宗室待遇依然好的出奇。
和老朱商量了一些事情,老朱也就陪著老朱用完晚膳。本來是想要回東宮的,但是老朱眼巴巴的看著,老朱也就只能留在乾清宮了,就在這邊歇著也沒什么不好。
小小朱也被接回來了,他興高采烈,“高祖父,垠兒又要做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