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煐瞬間感覺到無語了,這個人設還真的是很符合他的大舅舅常茂,一點都沒有什么表演痕跡。
要知道常茂可是常遇春的長子,一開始是繼承鄭國公爵位。但是這一位曾經和岳父馮勝出征納哈出的時候,就是在軍營不受約束,在納哈出投降的酒宴上,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潰散。
這一位要不是因為是常遇春的兒子、大明當時的鄭國公,說不定早就被貶黜或者治罪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當時老朱愛屋及烏,看在小朱的面子上才大事化小呢。
要說紈绔,朱允煐身邊絕對不缺少紈绔,他的家人、親人當中有著大明最可靠的紈绔。
“你讓人過去說說,就算是咱出個面。”朱允煐開口,對王承恩說道,“你跟前辦事靠譜,但是有那么點不可信的,就讓人過去吧。”
伴君如伴虎,王承恩自然是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了。
在皇帝跟前從來都不缺少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但是這些人有些個時候也不一定可靠,也不一定是要重用的。這一次去傳旨的,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的類型了。
王承恩立刻說道,“陛下,奴婢跟前倒是有這般人。只是若是傳旨太監過去了回不來,外頭不知道要說些什么。陛下,要不咱先讓人給喂點藥”
朱允煐隨意擺了擺手,說道,“也成,讓人出了府門再說吧,咱的舅舅也不該臟了手。”
看看,朱允煐有些時候不需要將一些事情考慮的那么齊全,可是手底下的人肯定是會幫著朱允煐將一些個事情給考慮的更加完善。
有些事情朱允煐也能夠感覺到一些情況,他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考慮的面面俱到,他也確實不大可能將所有的事情考慮的更加的齊全,那其實也沒有什么問題。
誰讓他是皇帝呢,他站的位置太高,所以有些個事情朱允煐只需要高屋建瓴就好,其他人要是不能拾遺補缺,也就沒必要在朱允煐跟前繼續效力了。
王承恩還是很可靠的,能力還算不錯,最主要的是足夠的忠心,這些事情朱允煐不需要擔心那么多。
繼續處理著公務,朱允煐忽然間忍不住皺眉起來,嘆了口氣的朱允煐也有些無奈了。
生老病死之類的事情他也是沒辦法控制的,看起來大明朝的武勛不只是在不斷的換代,文臣這邊也是需要有著不斷的換代。
朱允煐忽然間忍不住笑了起來,自言自語,“咱皇爺爺最是喜歡那些當官的老死、病死任上,咱這邊好一點,有些時候年老體衰、年老糊涂,還是讓他們致仕,讓他們回鄉養老、含飴弄孫。”
忽然間,朱允煐想了起來,“丁憂這些也就算了,儒家文化以孝立國,這些倫理也是該重視。只不過想要沽名釣譽,那肯定是不行了。”
這件事情朱允煐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這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還是屢試不爽的一個手段。
政見不合或者是想要所謂的養望,一些官員會選擇致仕,看似是遠離朝堂,可是心思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既然是想要致仕,那就干凈利落的致仕好了。”朱允煐忽然間笑了起來,有些調侃的說道,“還指望咱給你不斷挽留,指望到時候能起復”
這個章程得早點立起來,以后官員致仕、請辭,當然也會有些不允許,不存在他們想要退休、辭官立刻就允許。有些有大功的官員致仕,也是需要表明朝廷的重視賢才,需要不斷的挽留。
但是既然退了,那就退個干脆,就不要再指望能夠回到朝堂了,回去養老或者是追求個人的瀟灑、生活的情趣就好,沒必要想要通過致仕后回到朝廷就官升一級了。
嘿嘿笑著的朱允煐覺得自己還是很重視人才的,也確實是比較人性化的,不像他的皇爺爺只是一味的壓榨那些個文武百官。
只是朱允煐這個皇帝,看起來也是很擅長上屋抽梯,絕對不給一些人去沽名釣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