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爵者三十四人,如方圓、費凡等輩,皆在其列。
公爵之中,唯一不以軍事,也不以政事論,單獨拼爹拼出身的,便是黔寧公沐劍聲,林凡起家便是沐王府,別說他封沐劍聲為黔寧公,便是封其為黔寧王,群臣也毫無意見。
分封過后,林凡神色一變,厲聲道:“大半年前,朕入主燕京,不提進軍遼東之事,你們很多人都有想法,現在朕來告訴你們,時機已到,糧草器械已經備全,大軍今日開拔。沈云飛、周正、費顯!”
“臣在!”沈云飛、周正、費顯慨然而出,單膝跪地。
“此次朕要御駕親征,為中路軍統帥,全軍分為三路,周正為左路軍統帥,沈云飛為右路軍統帥,費顯為中路軍副統帥,一舉蕩平遼東!若爾等攻不下,所有參戰人員皆降一級,朕下罪己詔!”
大宴之上爆出轟然喝彩聲,淹沒了沈云飛、周正、費顯的回答,一個個血脈賁張,青筋暴起。
在他們眼里,這等小事哪里需要陛下御駕親征,這他娘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功勞,最后能撈一把的大功勞的機會,誰要出彩,說不定也能搏一個爵位回來。
……
乾福三年,二月初八,林凡御駕親征,二十萬虎賁兵出遼東。
三路大軍,周正左路軍八萬,沈云飛西路軍七萬,反倒是林凡親率的中路軍,只有區區五萬,而眾將也并無意見,原因很簡單,并不是他們覺得林凡不重要,而是因為中路軍承擔的作用。
周正為人嚴謹,兵法以正勝,以奇合,穩扎穩打,除非是遇良機,否則從不冒險輕進,擔任主攻。
沈云飛性子跳脫,同樣體現在軍事上,最喜突襲,虧吃了不少,但占的便宜更多,他率領的西路軍擔當輔攻。
至于林凡親率的中路軍,則起佯攻作用,說白了,就是過來走走過場,打打醬油,跟在東路軍、西路軍后邊痛打落水狗的,基本上沒有什么危險。
嗯,基本。
主攻、輔攻、佯攻皆有,分路出擊,待時機一到,便可以三路合擊,堪稱一個完美的軍事計劃,這并非是林凡所想,而是沈云飛、周正、費顯等諸位大將商量后所得,林凡拍板同意。
三路大軍中,中路軍副統帥費顯的情緒最是低落。
原因很簡單——他同樣是六位公爵獲得者之一,假如刨除沐劍聲這個陪襯,我們可以知道,分封公爵的武將是:周正、沈云飛,以及……費顯!
他并不認為自己比周正、沈云飛差多少,但這次進攻卻只能充當配角,眼睜睜看著周正、沈云飛趾高氣昂,雄赳赳氣昂昂的去割菜。
他情緒低落,更因為這場大戰是穩贏不輸的。
三路大軍配備的精良騎兵姑且不算,各種熱武器更非區區遼東可比,通過大半年的發展,這支凝聚了大夏半年國力的二十萬的大軍,已經武裝到了牙齒。
縱然是那個尚未腐朽的八旗精銳,在洋槍、火銃、大炮的連番攻擊下,也必跪無疑。
功勞就放在嘴邊,可他就是吃不著。
但他并不知道的是,戰場上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的,沒有人可以完全把握,而所謂的主角、配角,經常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