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互有來往,聯軍消耗大量的攻城器械,虎牢關城墻也多少遭到一些破壞。
跟李陵建造的東萊內城不同,虎牢關雄偉,但現階段的城墻,卻沒有奢侈到如同李陵那樣,在城墻中融入巨靈護城盾那種橙色的盾牌。
虎牢關城墻堅固,耐久極高,但它畢竟還是普通的城墻,城墻外只要出現守護結界的旗幟就會遭到聯軍的遠程集火攻擊。拼著死傷,諸侯聯軍也不會允許守護結界將城墻保護在內。
對于虎牢關這種巨型城關來說,守護結界的范圍畢竟有限,多組施展結界的方士才能將關上主力護持起來,董卓同樣也沒有余力派人不斷在城外豎旗。
虎牢關堅固不假,但缺乏了抵抗力量沖擊的材質,普通的投石車只要將投石砸在城墻上,同樣也能對城墻造成破壞,這種破壞程度雖低,但不斷積累,依然有可能破壞城墻。
聯軍消耗攻城器具,虎牢關消耗城墻的耐久,董卓以逸待勞的防守城墻,以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諸侯聯軍想要對虎牢關發起正式進攻顯然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實現。
董卓久經戰事,西涼軍進攻方悍勇,而董卓別的方面不好評論,但防守逃跑的經驗絕對老道。
占據著優勢,董卓也不介意跟討董聯盟就這樣耗下去,讓聯軍不斷消耗資源、雜兵,等他感覺虎牢關真正受到威脅之時,再對聯軍進行主動攻擊,更加一勞永逸。
虎牢關董卓親自坐鎮,軍威森嚴。雄關在手,后勤充足。他不相信所謂的討董聯盟能跟他耗得起。
汜水關徐榮掌權鎮守,早年徐榮便深惡世家,對于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聯盟更是厭惡至極,根本就不與討董諸侯交流任何。
北方黃河,南方山脈。大軍行軍其中簡直比攻城更加危險。袁紹倒是有支飛行軍隊,但只有五萬的數量,低空飛行的雙足飛龍,同樣受到精銳鷹衛的嚴重威脅。
長安方向孫堅死守避戰,一隊戰力彪悍的江東豪勇成陣,一句陛下圣命,同樣高城堅墻的長安,也讓諸侯難以下嘴。
聯軍諸侯騎虎難下,檄文已發,各方勢力匯聚,自家一個二個都號稱諸侯了。哪怕劉協都翹了辮子,他們依舊不能放棄攻擊董卓,攻占雒陽。
因為此時若是討董聯盟若是散了,等待他們的定然是秋后算賬,甚至是當朝皇帝劉辯都會找他們算賬。
到哪時,眾人分散之后,董卓找他們算起賬來,一個反賊叛逆的帽子扣在頭上,恐怕就真的毫無反抗之力了。
就在這種諸侯略顯劣勢的情況下,李陵騎乘著終于如手的紫金赤兔馬,帶著郭嘉、典韋幾人,晃悠到兩軍戰場當中。
攻城消耗戰?東萊攻城器具囤貨頗多,李陵琢磨這邊應該有些容易出貨的狗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