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機緣,機緣,既要機遇又要緣份,我們龍云觀之人守護在此,說起來也算是強求了。”
“我們道家一直主張清凈無為,真性不亂,萬緣不掛,罷了,罷了!”
“好了,老頭子,以后我會再回來看你的,希望你在天有靈,能保佑我出門逢兇化吉,發大財,到時候我再回來重新修繕龍云觀。”
一個人站在墓碑之前嘮叨了一陣,最后年輕人又朝著墓碑恭敬的拜了拜,這才收拾起地上的東西,順著原路走了回去。
年輕人正是這一代的龍云觀主,他俗家姓楊,單名一個重字,后來繼承龍云觀主之位,又取了一個道號名為真寧。
龍云觀傳到楊重這一代已經是第八代了,第七代觀主是他的父親楊子義,道號玉林,因為道士并不禁止取妻生子,再加上龍云觀只是一個小道觀,楊重又是楊子義唯一的兒子加弟子,自然也就繼承了這觀主之位。
其實,楊重并不能算真正的道士,他從小接受的是現代主義教育,只是因為家學淵源,家在龍云觀,父親是觀主,楊子義在死之前不想讓龍云觀就此消失,迫不得已之下這才答應接下龍云觀主之位。
只是,龍云觀所在的位置并不好,道觀小不說,地理位置還偏僻,沒有游人,沒有神仙顯靈,自然香火也不鼎盛,在沒有香火,沒有收入苦苦支撐了幾年之后,楊重終于決定離開龍云觀,出外賺點錢財,以免自己被餓死在觀里。
回到觀內,觀中庭院倒是干凈非常,大殿中有著三尊近半米高,用香樟木鏤雕的三清道尊道相。
搖了搖頭,回身將大門關上。
其實關不關也無所謂了,這里人跡罕至不說,觀中也是一窮二白,除了三尊道尊道相之外,就連楊重身上加起來還剩不到兩百來塊,這些錢估計比賊都窮。
走近觀中,來到大殿,看著端坐在神壇上的三尊道尊,楊重眨了眨眼睛,而后來到案桌前拿起三柱清香點上,恭敬的施禮上香,而后才道,“道尊在上,世事惟艱,明日弟子就要離開了,無法再侍奉道尊左右,還請道尊明白弟子苦衷,多多見諒,也請道尊保佑弟子以后出人頭地,到時候弟子定當回來給道尊重塑金身!”
說完之后,楊重再次恭敬的朝著三尊道相拜了三拜,站起身來,嘆了口氣,而后轉身朝著后院走去。
而楊重沒有發現,就在他轉身的時候,原本端坐在神壇最左邊的太清道德天尊原本暗淡的雙眸陡然有一點金芒亮起,隨后一閃而逝,恢復了原狀。
這些楊重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拿著小竹筐走進后院,因為即將離家,心情不暢的他走路有些心不再焉,才拿著小竹筐要跨進廚房的時候,突然不知道為什么腳下一滑,整個人向前撲去,而后額頭重重的磕向了那被放在墻角的一塊磨刀石之上。
嘭!!!~~~
鮮血橫流,很快便染滿了整塊磨刀石,楊重只感覺雙眼一片漆黑,在他快要失去意識的時候,突然似乎聽到了一個聲音:“叮!宿主確認,宿主綁定中……”
--------------------------------------------
新書上傳,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