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后,楊重已經脫下了道袍,換上了一身青衫,頭上包著布巾出現在一家商行之外。
此時,商行之外已經聚著一堆車馬與伙計,車馬之上堆著高高的貨物,用一種可以防水的油布綁著,而楊重此時也在這商隊之中,他正坐在一輛馬車之上,似一個普通人般看著眼前忙碌的掌柜與伙計。
這隊商隊總共有數十輛貨物,總人數達到近兩百人,單單整個商隊的護衛就有四五十名。
不過,這并不是只有一家商行而已,而是由大勝關這邊的一家較為有名的商行牽頭,總共有十三家商戶加入,這些商戶有大有小,大的就是那家名為廣盛的牽頭商戶,總共有近二十車的貨物,伙計加掌柜也有近四五十人,少的則就像楊重這樣,一車貨物加外一個雇傭過來的伙計。
在古代,階級講究的是“士農工商”,也就是說商人是最低賤的行業之一,明朝也同樣如此,明初統治者也是奉行“重本抑末”的政策,但到了現在,此時商人的地位其實已經漸漸改變,他們通過鉆營仕宦,或者通過一些代理人,已經能對國家政權發揮影響。
特別是到了明末,基本上所些所謂的東林黨之后,都有一位甚至數位豪商在支持,讓明末皇帝想經收一點商稅,都會被那些君子們以“與民爭利”給反駁了回去。
兩天之前,楊重在聽到了這個商隊既將出塞的消息之后,在得知他們是想要走甘肅進入哈密衛之后,便花了點小錢去弄了輛馬車,順便買了一些茶葉、匹布與瓷器做為貨物,這才到商行找管事的說想要加入商隊。
原本楊重還以為事情應該費點波折,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他只是塞給了這次商隊的主管事一塊銀子,結果那管事就笑瞇瞇的讓他今天跟著一起出發了。
后來,楊重打聽了一下之后才知道,這次廣盛商行組織這個商隊只是一次探路而已。
既然只是探路,那自然人越多越好,而且到塞外行商,說嚴重一點,那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的,而雖然楊重只有兩人和一輛貨物,再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好了,好了,都整理好了沒有,出發,走咯!!!”隨著前面管事的一吆喝,長長的馬鞭朝著空氣一甩,而后商隊便緩緩的動了起來。
楊重就這樣坐在車板之上,看著自己請來的伙計揮動馬鞭抽在前面的兩頭馬的背上,而后跟在商隊緩緩出了大勝關。
之前楊重聽那管事說了一嘴,說這次商隊行走的路線將會很順暢,出了大勝關后會往西北走,將會走德安、襄陽兩府,然后直達西安、鞏昌,再過西寧與涼州兩衛,走嘉峪關之后,再過玉門關,就會到目的地哈密衛了,沿途的關卡已經打點好了,預計行程大概在兩個月左右。
而楊重此次的目的龍門,就是在嘉峪關往前不遠,離玉門關很近。
……
就在楊重跟隨著商隊走出大勝關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數匹馬飛奔入京。
大覺寺
這里始建于遼代,先稱于清水院,后至宣德三年重新修緝,改名為大覺寺。本應該是是佛門名剎,可惜此時已經被東廠所占,在東廠掌印督主萬喻樓被人梟首之后,這里更是被重兵防守,東廠剩下的一些大太監也都躲在了這里,不敢隨意外出。
“報!”這個時候,一個東廠番役一臉急色的走了進來。
“什么事?”一個中年太監坐在主位之上,看著進來的番役道。